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前言 | 第7-8页 |
第1章 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概述 | 第8-18页 |
1.1 国际贸易与知识财产 | 第8-9页 |
1.2 知识财产在国际经济中的作用与困境 | 第9-12页 |
1.3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沿革 | 第12-16页 |
1.4 国际贸易知识产权的发展趋势 | 第16-18页 |
第2章 国际贸易知识产权的经济分析 | 第18-26页 |
2.1 国际贸易知识产权的作用分析 | 第18-19页 |
2.2 国际贸易知识产权的成本分析 | 第19-21页 |
2.3 国际贸易知识产权的保护分析 | 第21-26页 |
第3章 我国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保护 | 第26-38页 |
3.1 我国对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沿革 | 第26-28页 |
3.2 中美知识产权争端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影响 | 第28-38页 |
3.2.1 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的背景 | 第28-30页 |
3.2.2 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的过程 | 第30-31页 |
3.2.3 中美知识产权争端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影响 | 第31-33页 |
3.2.4 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的启示 | 第33-34页 |
3.2.5 当前我国的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系统 | 第34-38页 |
第4章 我国国际贸易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现状与完善 | 第38-52页 |
4.1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概述 | 第38-40页 |
4.2 TRIPS 框架下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的主要特点 | 第40-41页 |
4.2.1 保护起点高、范围广 | 第40页 |
4.2.2 赋予海关主动行使边境保护的职权 | 第40-41页 |
4.2.3 等货值担保与等货值反担保 | 第41页 |
4.3 中外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比较研究 | 第41-45页 |
4.3.1 关于保护主体的范围 | 第41-42页 |
4.3.2 关于专利权的主动保护 | 第42页 |
4.3.3 关于商标产品和版权产品的平行进口 | 第42-43页 |
4.3.4 关于执法程序 | 第43-44页 |
4.3.5 关于权利人的作用 | 第44页 |
4.3.6 关于海关申请程序的负担 | 第44页 |
4.3.7 关于执法透明度 | 第44-45页 |
4.4 当前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的缺陷 | 第45-47页 |
4.4.1 海关对货物侵权与否的认定缺乏权威性 | 第45-46页 |
4.4.2 侵权货物的法律状态不明 | 第46页 |
4.4.3 关于担保放行与法院财产保全措施的问题 | 第46页 |
4.4.4 关于追究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问题 | 第46-47页 |
4.5 国际贸易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的完善 | 第47-52页 |
4.5.1 保护对象与客体的扩大问题及完善 | 第48页 |
4.5.2 适当保护的问题及完善 | 第48页 |
4.5.3 备案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第48-49页 |
4.5.4 商品分类保护制度和海关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第49页 |
4.5.5 放行的货物范围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第49-50页 |
4.5.6 平行进口的问题及完善 | 第50页 |
4.5.7 我国 MOU 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第50-52页 |
第5章 建立企业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 第52-63页 |
5.1 我国企业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问题 | 第52-54页 |
5.1.1 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意识 | 第52-53页 |
5.1.2 知识产权保护资金投入较少 | 第53页 |
5.1.3 缺乏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的人才 | 第53页 |
5.1.4 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薄弱 | 第53-54页 |
5.2 企业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内涵 | 第54-56页 |
5.2.1 提高战略保护意识 | 第54页 |
5.2.2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第54-55页 |
5.2.3 充分运用海关知识产权保护 | 第55页 |
5.2.4 积极应对国际知识产权侵权之诉 | 第55页 |
5.2.5 深入了解研究国际规则及主要国家知识产权法的立法及实践 | 第55-56页 |
5.2.6 加快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管理 | 第56页 |
5.3 企业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实施规划 | 第56-63页 |
5.3.1 权利申请 | 第58-59页 |
5.3.2 海关备案 | 第59-60页 |
5.3.3 情况掌控 | 第60-61页 |
5.3.4 司法救济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附录1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