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一)信息技术的支撑以及开放教学资源的发展 | 第9页 |
(二)教育改革呼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 第9-10页 |
(三)翻转课堂的兴起与不断发展 | 第10页 |
二、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 第10-12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一)有关翻转课堂的研究 | 第12-13页 |
(二)有关MOOC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的研究 | 第13-14页 |
(三)有关远程教育的研究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 | 第15-19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5页 |
(一)远程教育 | 第15页 |
(二)慕课 | 第15页 |
(三)翻转课堂(模式) | 第15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5-16页 |
(二)奥苏伯尔意义学习理论 | 第16-17页 |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17页 |
(四)多元智能理论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国内外翻转课堂几个典型模式分析 | 第19-26页 |
一、国外典型翻转课堂模式 | 第19-23页 |
(一)Explore-Explain-Apply和Explore-Flip-Apply模式 | 第19-21页 |
(二)杰姬·格斯丁(Gerstein)的翻转课堂四阶段模型 | 第21-22页 |
(三)罗伯特·陶伯特(Robert Talbert)的翻转课堂系统结构 | 第22-23页 |
二、国内典型翻转课堂模式 | 第23-26页 |
(一)曾贞的三步“反转”教学 | 第23-24页 |
(二)张金磊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 第24页 |
(三)钟晓流等人的太极环式翻转课堂模型 | 第24-26页 |
第四章 翻转课堂重心——实现生物课堂和远程教育及慕课的整合的模式构建 | 第26-38页 |
一、翻转课堂网络教学环境的构建 | 第26-32页 |
(一)远程网络教室的构建 | 第26-27页 |
(二)慕课视频的录制 | 第27-31页 |
(三)信息资源的选择和整合 | 第31-32页 |
二、翻转课堂模式的搭建 | 第32-38页 |
(一)课前活动 | 第32-35页 |
(二)课堂活动 | 第35页 |
(三)课后活动 | 第35-38页 |
第五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及实验结果分析 | 第38-56页 |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问卷调查与统计 | 第38-40页 |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 | 第40-56页 |
(一)课前活动 | 第40-46页 |
(二)课堂活动 | 第46-55页 |
(二)综合评价与实验结论 | 第55-56页 |
第六章 总结、反思和问题启示 | 第56-58页 |
一、总结 | 第56页 |
二、反思 | 第56-57页 |
三、问题启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1调查问卷 | 第60-61页 |
附录 2 【导学案】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