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实践应用 | 第13-19页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1.2.3 国内外容积率研究总结 | 第19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 第22-34页 |
2.1 容积率内涵 | 第22-23页 |
2.1.1 容积率的定义及计算方式 | 第22页 |
2.1.2 最佳容积率、规划容积率与平均容积率 | 第22-23页 |
2.2 容积率的基本特性 | 第23-25页 |
2.2.1 执行的强制性 | 第23页 |
2.2.2 与建筑密度、层数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 第23-24页 |
2.2.3 容积率的利益倾向具有多元化 | 第24页 |
2.2.4 容积率存在一定的理论值 | 第24-25页 |
2.2.5 容积率测定具有静态特性 | 第25页 |
2.3 影响容积率的系统要素 | 第25-29页 |
2.3.1 社会系统要素 | 第25-26页 |
2.3.2 经济系统要素 | 第26-27页 |
2.3.3 文化系统要素 | 第27-28页 |
2.3.4 生态系统要素 | 第28-29页 |
2.4 基础理论 | 第29-34页 |
2.4.1 地租理论 | 第29-30页 |
2.4.2 区位理论 | 第30-31页 |
2.4.3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 第31页 |
2.4.4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 第31-32页 |
2.4.5 边际收益递减和边际成本递增理论 | 第32页 |
2.4.6 门槛理论 | 第32页 |
2.4.7 精明增长理论 | 第32-33页 |
2.4.8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容积率与地价关系的理论及影响规律分析 | 第34-41页 |
3.1 容积率与地价关系研究的理论分析 | 第34-37页 |
3.1.1 西方典型的理论模式与简要分析 | 第34-35页 |
3.1.2 适合于现阶段我国城市模型的分析 | 第35-36页 |
3.1.3 基于决策视角的地价与容积率辩证关系 | 第36-37页 |
3.2 容积率对地价影响的规律分析 | 第37-41页 |
3.2.1 收益机制下地价随容积率的变化规律 | 第37-39页 |
3.2.2 供求机制下的地价随容积率的变化规律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旧城改造区容积率对地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1-60页 |
4.1 莲湖区旧城改造区概况 | 第41-45页 |
4.1.1 莲湖区旧城改造区简介 | 第41-43页 |
4.1.2 莲湖区旧城改造区经济条件 | 第43页 |
4.1.3 莲湖区旧城改造区社会条件 | 第43-45页 |
4.2 莲湖区各类用地地价水平及变化趋势 | 第45-49页 |
4.2.1 西安市各类用地地价水平及变化趋势 | 第45-47页 |
4.2.2 莲湖区各类地价水平及变化趋势 | 第47-49页 |
4.3 莲湖区旧城改造区容积率与地价的关系 | 第49-60页 |
4.3.1 样点选择与数据收集 | 第49页 |
4.3.2 样本点土地价格的测算 | 第49-53页 |
4.3.3 容积率与地价关系模型及其结果分析 | 第53-60页 |
第五章 促进旧城改造区容积率使用与土地合理利用的建议 | 第60-66页 |
5.1 规划策略上的有序引导 | 第60-63页 |
5.1.1 完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实行刚性规划与弹性规划相结合 | 第60-61页 |
5.1.2 建立激励引导机制,促进容积率开发权转让 | 第61-62页 |
5.1.3 建立多方利益协调机制,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 第62-63页 |
5.2 技术上的立体化发展 | 第63-64页 |
5.3 管理层面的严格监管 | 第64页 |
5.4 科学界定建筑密度与容积率 | 第64-66页 |
第六章 成果与存在的问题 | 第66-68页 |
6.1 取得的成果 | 第66页 |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