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论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风险防范--以质权人的利益保护为视角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导论: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现实需求与发展困境第10-12页
第一章 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防范概论第12-19页
 一、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含义第12-14页
  (一) 非上市公司界定第12页
  (二) 股权质押界定第12-14页
 二、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风险及判断第14-17页
  (一) 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风险归纳第14-15页
  (二) 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的判断第15-17页
 三、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制度的价值定位——安全价值第17-19页
第二章 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标的隐含的风险及防范第19-25页
 一、股权的特点及隐含其中的风险第19-22页
  (一) 人身依附性隐含的风险第19-20页
  (二) 虚拟占有性隐含的风险第20页
  (三) 价值变动性隐含的风险第20-21页
  (四) 流通性差隐含的风险第21-22页
 二、质押股权的选择第22-25页
  (一) 规避法律上限制转让的股权第22-23页
  (二) 对质权的实现风险进行评估第23-25页
第三章 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设立的风险防范第25-37页
 一、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设立的实证考察第25-27页
  (一) 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设立的立法演变第25-26页
  (二) 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设立的实践发展第26-27页
 二、我国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设立方式的风险分析第27-29页
  (一) 公示方式不完善导致的风险第27-28页
  (二) 工商登记生效模式未与公司股权登记管理制度相协调导致的风险第28-29页
  (三) 工商股权质押登记程序导致的风险第29页
 三、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设立方式完善的路径及措施第29-37页
  (一) 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设立的域外法律制度第29-34页
  (二) 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市场发展趋势的考察第34-35页
  (三) 结合实践及域外经验完善我国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设立第35-37页
第四章 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期间的风险防范第37-46页
 一、股权质押期间的风险分析第37-40页
  (一) 股权质权保全权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第37-38页
  (二) 出质股权之物上代位权的规定缺失第38-39页
  (三) 质权人股权孳息收取权的规定不明确第39-40页
 二、完善质权权利体系的风险防范功能第40-46页
  (一) 股权质权保全权的完善第40-42页
  (二) 出质股权之物上代位权的完善第42-44页
  (三) 股权孳息收取权的完善第44-46页
第五章 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实现的风险防范第46-51页
 一、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实现中的风险分析第46-47页
  (一) 股权质押优先受偿权的特殊性引起的风险第46页
  (二) 股权转让困难的风险第46-47页
 二、建构集中的的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市场第47-51页
  (一) 构建集中的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市场的必要性第48页
  (二) 以天津股权交易所和上海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市场98为中心构建 互为补充的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市场第48-51页
结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国有金融机构高管薪酬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土地出让金预算管理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