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 立法现状 | 第11-12页 |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事由的界定与立法演进 | 第12-20页 |
(一)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事由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1.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含义——研讨回购事由的前提 | 第12-13页 |
2. 股份回购事由的含义 | 第13-14页 |
(二) 回购事由在股份回购制度中的地位 | 第14-15页 |
(三) 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事由的立法演进 | 第15-19页 |
1. 一项回购事由:1992 年《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 | 第15-16页 |
2. 两项回购事由:以1999 年《公司法》为代表 | 第16-17页 |
3. 四项回购事由:2006 年《公司法》的突破 | 第17-19页 |
(四) 小结 | 第19-20页 |
二、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事由的检讨 | 第20-35页 |
(一) 《公司法》第143 条四项回购事由的立法检讨 | 第20-26页 |
1. 减资 | 第20-21页 |
2. 公司合并 | 第21-23页 |
3. 员工持股计划 | 第23-24页 |
4. 异议股东请求回购 | 第24-26页 |
(二) 我国股份回购事由的实践检讨 | 第26-32页 |
1. 横向的制度供给不足之辩——强制回购恒通公司股份抵债案为例 | 第26-28页 |
2. 纵向的公开交易回购方式立法搁置之嫌——从陆家嘴到天音控股 | 第28-32页 |
(三) 我国股份回购事由的理论检讨 | 第32-34页 |
(四) 小结 | 第34-35页 |
三、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事由的选择 | 第35-52页 |
(一) 选择的背景与参鉴 | 第35-42页 |
1. 选择的背景——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中国特色 | 第35-36页 |
2. 选择的参鉴——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股份回购事由演进 | 第36-42页 |
(二) 《公司法》应补充的股份回购事由 | 第42-46页 |
1. 依法院判决回购股份 | 第42-44页 |
2. 金融机构为证券交易取得自己股份 | 第44-45页 |
3. 证监会的临时许可 | 第45-46页 |
(三) 不宜移植的股份回购事由 | 第46-51页 |
1. 以调控股价为目的 | 第46-48页 |
2. 反收购策略而回购 | 第48-49页 |
3. 经股东大会决议即可回购 | 第49-51页 |
(四) 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