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简要评述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14-15页 |
1.5 相关概念阐释 | 第15-16页 |
1.5.1 信访 | 第15页 |
1.5.2 信访制度 | 第15-16页 |
第2章 和谐社会对农村基层信访工作的要求 | 第16-21页 |
2.0 和谐社会信访工作的理论依据 | 第16-17页 |
2.0.1 社会安全理论 | 第16页 |
2.0.2 政治系统分析理论 | 第16-17页 |
2.1 信访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 第17-19页 |
2.1.1 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 第17-18页 |
2.1.2 利于依靠群众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 | 第18页 |
2.1.4 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 第18-19页 |
2.2 信访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性 | 第19-21页 |
2.2.1 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 第19-20页 |
2.2.2 社会安定有序的必然要求 | 第20页 |
2.2.3 以人为本的基本需求 | 第20-21页 |
第3章 当前农村基层信访反映的主要问题和特点 | 第21-27页 |
3.1 当前农村基层信访反映的主要问题 | 第21-24页 |
3.1.1 土地问题 | 第21-22页 |
3.1.2 村务、财务以及基层干部经济问题 | 第22-23页 |
3.1.3 基层选举不规范,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3.1.4 邻里纠纷问题 | 第24页 |
3.1.5 土地开发与环境污染以及社会特殊群体利益问题 | 第24页 |
3.2 当前农村基层信访的主要特点 | 第24-27页 |
3.2.1 信访总量持续上升 | 第25页 |
3.2.2 信访内容具有集中性和复杂性 | 第25页 |
3.2.3 信访规模的集群性、趋向性增强 | 第25-26页 |
3.2.4 信访活动的组织性和对抗性明显增强 | 第26-27页 |
第4章 农村基层信访工作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7-32页 |
4.1 农村基层信访制度不健全 | 第27-29页 |
4.1.1 信访制度结构复杂,机构之间衔接不畅 | 第27-28页 |
4.1.2 信访制度的异化 | 第28页 |
4.1.3 信访功能错位 | 第28-29页 |
4.2 农村现行管理机制不完善 | 第29-30页 |
4.2.1 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不完善 | 第29页 |
4.2.2 基层干部管理规范缺失 | 第29-30页 |
4.2.3 基层财务、政务管理机制不完善 | 第30页 |
4.2.4 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落后 | 第30页 |
4.3 农村基层思想观念陈旧 | 第30-32页 |
4.3.1 群众思想观念受到冲击 | 第30-31页 |
4.3.2 基层干部信访工作意识不强 | 第31-32页 |
第5章 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农村基层信访工作的思路 | 第32-42页 |
5.1 进一步明确信访工作改革的方向和原则 | 第32-36页 |
5.1.1 改革的方向 | 第32页 |
5.1.2 改革的原则 | 第32-35页 |
5.1.3 处理信访问题的基本原则 | 第35-36页 |
5.2 不断完善信访工作制度 | 第36-38页 |
5.2.1 建立信访工作台账制度 | 第36页 |
5.2.2 建立律师陪同接访制度 | 第36-37页 |
5.2.3 完善劝返应急工作机制 | 第37页 |
5.2.4 健全民主监督机制 | 第37-38页 |
5.3 优化农村基层管理机制 | 第38-40页 |
5.3.1 完善机制,实现村级组织运行活而有力 | 第38-39页 |
5.3.2 创新干部培训机制 | 第39页 |
5.3.3 健全和完善基层干部奖惩机制 | 第39-40页 |
5.4 强化基层信访干部教育工作 | 第40-42页 |
结语与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