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菌类论文

Phellinus属桑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瓦尼木层孔菌培养模式优化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5-26页
    1.1 引言第15页
    1.2 桑黄类真菌资源分类与多样性研究第15-16页
        1.2.1 桑黄种类划分及多样性研究第15-16页
        1.2.2 “杨黄”的由来与资源状况第16页
        1.2.3 杨黄--瓦尼木层孔菌的研究进展第16页
    1.3 分子标记技术在真菌分类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上的应用第16-18页
        1.3.1 分子标记技术概述第16-17页
        1.3.2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第17页
        1.3.3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第17页
        1.3.4 特征性片段扩增区域(SCAR)第17-18页
    1.4 桑黄类真菌主要成分及药用价值研究进展第18-22页
        1.4.1 桑黄类真菌营养成分的研究第18页
        1.4.2 桑黄类真菌多糖的研究第18-20页
        1.4.3 桑黄类真菌其他化学成分研究第20页
        1.4.4 桑黄类真菌主要药用功效与药理作用研究第20-21页
        1.4.5 桑黄类真菌液体发酵物抗肿瘤活性研究第21-22页
    1.5 瓦尼木层孔菌黑龙江完达山菌株生物学特性与驯化栽培研究进展第22-24页
        1.5.1 瓦尼木层孔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第22页
        1.5.2 瓦尼木层孔菌液体发酵技术研究第22-23页
        1.5.3 瓦尼木层孔菌人工驯化栽培进展第23-24页
    1.6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主要内容第24-26页
        1.6.1 研究背景第24页
        1.6.2 目的意义第24页
        1.6.3 研究内容第24-25页
        1.6.4 课题来源第25-26页
2 Phellinus属桑黄菌株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6-38页
    2.1 仪器设备与实验材料第26-28页
        2.1.1 试验常用仪器第26-27页
        2.1.2 供试菌株第27页
        2.1.3 主要试剂第27页
        2.1.4 试验用培养基第27-28页
    2.2 试验方法第28-31页
        2.2.1 菌丝体的培养收集第28页
        2.2.2 rDNA ITS序列的PCR扩增、测序及分析第28页
        2.2.3 基于rDNA ITS序列的系统进化树构建第28页
        2.2.4 瓦尼木层孔菌(P.vaninii)RAPD-PCR反应体系优化第28-31页
        2.2.5 基于RAPD的瓦尼木层孔菌(P.vaninii)遗传多样性分析第31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1-37页
        2.3.1 rDNA ITS序列扩增及分析第31-32页
        2.3.2 桑黄菌株间的遗传距离第32-34页
        2.3.3 桑黄菌株基于rDNA ITS序列的聚类分析第34-35页
        2.3.4 RAPD反应条件的优化第35-36页
        2.3.5 基于RAPD的瓦尼木层孔菌(P.vaninii)遗传多样性分析第36-37页
    2.4 小结第37-38页
3 瓦尼木层孔菌黑龙江完达山菌株生物学及生理学特性的研究第38-52页
    3.1 仪器设备、试验材料第38页
        3.1.1 试验常用仪器第38页
        3.1.2 供试菌株第38页
        3.1.3 试验用培养基第38页
    3.2 试验方法第38-41页
        3.2.1 生物学特性研究第38-39页
        3.2.2 生理学特性的研究第39-41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1-51页
        3.3.1 生物学特性第41-46页
        3.3.2 生理学特性第46-51页
    3.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4 瓦尼木层孔菌黑龙江完达山菌株菌丝体培养条件和子实体培育方式优化的研究第52-74页
    4.1 试验材料第52-53页
        4.1.1 试验菌株第52页
        4.1.2 试验用培养基第52-53页
    4.2 试验方法第53-60页
        4.2.1 固体培养条件的优化第53页
        4.2.2 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第53-55页
        4.2.3 子实体培育方式的优化研究第55-60页
        4.2.4 菌丝体和子实体成分测定与分析第60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60-72页
        4.3.1 固体培养条件的优化第60页
        4.3.2 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第60-67页
        4.3.3 最佳出菇条件和理想培育方式第67-70页
        4.3.4 瓦尼木层孔菌菌丝体和子实体成分比较第70-72页
    4.4 本章小结第72-74页
5 瓦尼木层孔菌黑龙江完达山菌株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单糖组成研究第74-86页
    5.1 材料、仪器与试剂第74-75页
        5.1.1 实验材料第74页
        5.1.2 主要试剂第74页
        5.1.3 主要仪器第74-75页
    5.2 实验方法第75-80页
        5.2.1 活性多糖提取、纯化第75-77页
        5.2.2 多糖的均一性考察第77-80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80-85页
        5.3.1 多糖、蛋白含量的标准曲线第80页
        5.3.2 DEAE-52离子交换树脂洗脱曲线第80-81页
        5.3.3 Sephadex G50凝胶树脂洗脱曲线第81-82页
        5.3.4 多糖的理化性质第82页
        5.3.5 多糖的纯度第82-83页
        5.3.6 多糖的紫外、红外光谱分析第83-85页
    5.4 本章小结第85-86页
6 瓦尼木层孔菌黑龙江完达山菌株发酵液提取物及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第86-96页
    6.1 材料、仪器与试剂第86-87页
        6.1.1 实验材料第86页
        6.1.2 主要仪器第86页
        6.1.3 主要试剂第86-87页
    6.2 实验方法第87-90页
        6.2.1 液体发酵的流变学和形态学分析第87-88页
        6.2.2 发酵液提取物的制备第88-89页
        6.2.3 提取物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影响第89-90页
    6.3 结果与分析第90-95页
        6.3.1 液体发酵的流变学和形态学分析第90-93页
        6.3.2 发酵液的提取物第93页
        6.3.3 提取物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影响分析第93-95页
    6.4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结论第96-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9-110页
致谢第110-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棉纤维微流控分离/分析新方法研究
下一篇:低糖链茶皂甙的制备及抗氧化活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