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高中生异性交往探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27页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第10-15页
        1、问题的提出第10-12页
        2、研究意义第12-15页
    (二)文献综述第15-24页
        1、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5-17页
        2、高中生异性交往的研究现状述评第17-24页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4-25页
        1、研究思路第24页
        2、研究方法第24-25页
    (四)创新和不足之处第25-27页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思想资源第27-33页
    (一)理论依据第27-31页
        1、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发展历程第27-29页
        2、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主要内容第29-31页
    (二)思想资源第31-33页
        1、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31页
        2、雅斯贝尔斯的交往理论第31-33页
二、高中生异性交往的现状第33-39页
    (一)高中生异性交往现状的调查第33-36页
        1、高中生的外表和心理的变化第35页
        2、情感隐蔽,性敏感程度高第35-36页
        3、高中生异性交往行为变化第36页
    (二)高中生异性交往的积极方面第36-37页
    (三)高中生异性交往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7-39页
        1、影响学习,成绩下滑第37页
        2、影响身心健康,酿成苦果第37-39页
三、高中生异性交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9-46页
    (一)高中生身心矛盾冲突第39-41页
        1、高中生在异性交往中自身价值观的迷失第39-40页
        2、生理与心理发展速度的不一致第40页
        3、单调生活与情感需要的不协调第40页
        4、性格特征与应对行为相冲突第40-41页
    (二)同伴的从众现象第41页
    (三)家庭对高中生身心发展认知不足第41-43页
        1、家庭教育与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孩子对于情感和安全感的判断第41-42页
        2、家长对异性交往意义的无知与忽视第42页
        3、家长对高中生心理特点认识不全面不准确第42-43页
    (四)学校对高中生异性交往指导缺失第43-45页
        1、学校教育理念的偏离第43页
        2、教师自身素质欠缺,不能提供对异性交往的有效指导第43-44页
        3、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脱离社会实际第44页
        4、教育与生活相脱离第44-45页
    (五)社会环境对高中生异性交往引导不够第45-46页
四、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中生正常异性交往的实现第46-63页
    (一)树立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中生异性交往的正确观念第46-48页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对高中生的人文关怀第46-47页
        2、更新观念,形成正确的异性交往观第47-48页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高中生异性交往应遵循的原则第48-50页
        1、适度原则第48页
        2、自由与责任相统一原则第48-49页
        3、理解原则第49页
        4、尊重原则第49页
        5、信任宽容原则第49-50页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中生正常异性交往的实现途径第50-63页
        1、高中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第50-52页
        2、构建真诚、互利同伴共同体第52页
        3、营造家校互动的优良教育环境第52-54页
        4、优化教育资源,提升学校教育层次第54-60页
        5、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切实发挥法制媒体作用第60-63页
结语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附录第69-79页
致谢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思想政治课自然分材教学研究
下一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