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腰部支撑结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与优化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汽车座椅介绍 | 第11-12页 |
1.1.1 汽车座椅结构及分类 | 第11-12页 |
1.1.2 汽车座椅功能介绍 | 第12页 |
1.2 汽车座椅的安全性 | 第12-15页 |
1.2.1 汽车座椅的主动安全性 | 第12-13页 |
1.2.2 汽车座椅的被动安全性 | 第13-14页 |
1.2.3 汽车座椅的安全性能要求及实验方法 | 第14页 |
1.2.4 汽车座椅系统静强度特性和冲击强度研究 | 第14-15页 |
1.3 汽车座椅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5-18页 |
1.3.1 汽车座椅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2 汽车座椅的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第2章 汽车座椅腰部支撑结构设计 | 第21-33页 |
2.1 座椅腰部支撑装置概述 | 第21-22页 |
2.2 汽车座椅腰部支撑装置设计要求 | 第22-23页 |
2.3 新型电动汽车座椅腰部支撑结构设计 | 第23-30页 |
2.3.1 H点以及相关结构参数的影响 | 第23-25页 |
2.3.2 腰部支撑的结构尺寸 | 第25页 |
2.3.3 腰部支撑结构设计方案阐述 | 第25-26页 |
2.3.4 新型腰部支撑的结构建模 | 第26-30页 |
2.4 腰部支撑的效果 | 第30-31页 |
2.5 腰部支撑与座椅骨架的装配 | 第31-3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汽车座椅骨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3-49页 |
3.1 有限元理论简介 | 第33页 |
3.2 座椅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原则 | 第33-34页 |
3.3 座椅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过程 | 第34页 |
3.4 HyperMesh软件简介 | 第34-35页 |
3.5 座椅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5-43页 |
3.5.1 座椅几何模型的简化 | 第35-37页 |
3.5.2 座椅模型的几何清理 | 第37-38页 |
3.5.3 单元类型的选取与使用 | 第38-39页 |
3.5.4 网格划分与单元检查 | 第39-40页 |
3.5.5 材料特性和物理特性的定义 | 第40-41页 |
3.5.6 连接关系的模拟和简化 | 第41-43页 |
3.5.7 边界条件的定义 | 第43页 |
3.6 座椅模型的静态分析 | 第43-48页 |
3.6.1 座椅总成静强度 | 第43-46页 |
3.6.2 座椅靠背静强度仿真分析 | 第46-4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座椅的头枕安全性分析及结构优化 | 第49-63页 |
4.1 座椅头枕后移量仿真分析 | 第49-51页 |
4.1.1 座椅头枕后移量法规 | 第49-50页 |
4.1.2 座椅头枕加载方式的确定 | 第50-51页 |
4.1.3 座椅头枕后移量仿真分析 | 第51页 |
4.2 座椅头枕静强度仿真分析 | 第51-53页 |
4.2.1 座椅头枕静强度法规 | 第51-52页 |
4.2.2 座椅头枕静强度仿真分析 | 第52-53页 |
4.3 座椅结构的拓扑优化 | 第53-62页 |
4.3.1 拓扑优化技术简介 | 第53-54页 |
4.3.2 基本理论和算法 | 第54-56页 |
4.3.3 拓扑优化步骤 | 第56-57页 |
4.3.4 导入有限元模型 | 第57-58页 |
4.3.5 施加载荷和边界条件 | 第58-59页 |
4.3.6 设置优化参数 | 第59页 |
4.3.7 优化后的结果 | 第59-61页 |
4.3.8 优化后座椅结构的强度验证 | 第61-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汽车座椅动态性能仿真分析 | 第63-75页 |
5.1 基本理论和算法 | 第63-66页 |
5.1.1 非线性有限元理论 | 第63-65页 |
5.1.2 多刚体动力学理论 | 第65-66页 |
5.2 LS-DYNA软件简介 | 第66-67页 |
5.3 座椅动态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67-68页 |
5.4 材料和物理属性的定义 | 第68-70页 |
5.5 边界条件及加速度场的定义 | 第70页 |
5.6 接触的定义 | 第70-71页 |
5.7 基于模型的响应分析 | 第71-74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