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前缀劫持攻击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MED漏洞攻击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域间路由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9页 |
2.1 域间路由协议 | 第18-21页 |
2.1.1 BGP协议的基本概念 | 第18-19页 |
2.1.2 BGP协议的路由属性 | 第19-20页 |
2.1.3 BGP协议的选路策略 | 第20-21页 |
2.2 域间路由攻击原理 | 第21-28页 |
2.2.1 前缀劫持攻击原理 | 第21-25页 |
2.2.2 MED漏洞攻击原理 | 第25-28页 |
2.3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域间路由攻击检测技术研究 | 第29-47页 |
3.1 域间路由信息特征库 | 第29-31页 |
3.1.1 前缀信息特征库 | 第29-30页 |
3.1.2 MED信息特征库 | 第30-31页 |
3.2 域间路由攻击的判定算法 | 第31-38页 |
3.2.1 前缀劫持攻击的判定算法 | 第31-33页 |
3.2.2 MED漏洞攻击的判定算法 | 第33-35页 |
3.2.3 算法实验 | 第35-37页 |
3.2.4 检测效果比较 | 第37-38页 |
3.3 自定义规则方法 | 第38-44页 |
3.3.1 自定义规则的必要性分析 | 第38页 |
3.3.2 自定义规则的实现思路 | 第38-40页 |
3.3.3 自定义规则的描述 | 第40-43页 |
3.3.4 自定义规则的冲突处理 | 第43-44页 |
3.4 基于可扩展框架的域间路由攻击检测方案的基本原理 | 第44-45页 |
3.5 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域间路由攻击检测技术实现 | 第47-60页 |
4.1 域间路由攻击检测系统设计 | 第47-56页 |
4.1.1 系统设计需求 | 第47-48页 |
4.1.2 系统架构设计 | 第48-56页 |
4.2 域间路由攻击检测系统实现 | 第56-58页 |
4.3 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第60-68页 |
5.1 系统功能测试 | 第60-65页 |
5.1.1 前缀劫持攻击检测功能测试 | 第60-62页 |
5.1.2 MED漏洞攻击检测功能测试 | 第62-63页 |
5.1.3 系统可扩展能力测试 | 第63-64页 |
5.1.4 检测系统功能比较 | 第64-65页 |
5.2 系统性能测试 | 第65-67页 |
5.3 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8-70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68-69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