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一)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第8-10页
        1. 研究背景第8页
        2. 研究意义第8-10页
    (二) 相关研究现状第10-12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2页
        1. 研究内容第12页
        2. 研究方法第12页
    (四) 创新点第12-14页
第二章 网络流行语的相关概述第14-22页
    (一) 网络流行语的基本释义第14页
    (二) 网络流行语的特征与背景第14-22页
        1. 网络流行语的特征第14-18页
        2. 网络流行语产生的背景第18-22页
第三章 网络流行语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第22-34页
    (一) 网络流行语与高校大学生的关系第22-24页
        1. 高校大学生是创造和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主体第22-23页
        2. 网络流行语是高校大学生生理心理成长阶段的折射和缩影第23页
        3. 高校大学生对自我同一性确定的一种方式第23-24页
    (二) 网络流行语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影响第24-29页
        1. 调节高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第24页
        2. 培养高校大学生对事物判断分析能力第24-25页
        3. 有利于高校大学生负面情绪的释放第25页
        4. 促进青年大学生之间交流沟通第25-26页
        5. 使高校大学生拥有属于自己话语权的表达方式第26-27页
        6. 促使高校大学生更加关注社会现实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第27页
        7. 开发高校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造力,第27-29页
    (三)网络流行语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第29-34页
        1. 影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提高第29页
        2. 影响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第29-31页
        3. 不加甄别的过度追捧网络流行语会走入误区第31页
        4. 导致高校大学生脱离社会形成孤立群体第31-32页
        5. 导致高校大学生非理性仇视社会第32-34页
第四章 网络流行语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原因分析第34-40页
    (一) 网络流行语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基本原因第34-38页
        1. 时代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第34页
        2. 网络流行语自身优势显著第34-36页
        3. 高校大学生的阅读习惯第36页
        4. 高校大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因素第36-38页
    (二) 网络流行语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原因第38-40页
        1. 高校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第38页
        2. 网络流行语缺少衡量优劣的标准和尺度第38-39页
        3. 高校大学生对传统语言规则不认同第39页
        4. 高校大学生受缺乏社会阅历和经验的局限第39-40页
第五章 对网络流行语影响下进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第40-46页
    (一) 高校大学生要从自身做起正确使用传播网络流行语第40页
        1. 高校大学生要强化网络自律意识第40页
        2. 高校大学生要增强自身对网络信息鉴别的能力第40页
    (二) 政府与高校要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引导第40-44页
        1. 高校要加强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意识引导第40-43页
        2. 政府部门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第43-44页
    (三) 网络媒体要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第44-46页
        1. 网络媒体应当为社会树立正确价值导向第44-45页
        2. 大力倡导积极的娱乐方式第45-46页
结语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2-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品德教育问题研究--以南阳市社旗县苗店镇为例
下一篇:大学生自我伤害现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