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权力制约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1页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第7-8页 |
二、该课题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8-9页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 | 第9-10页 |
四、本文框架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地方政府权力制约机制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11-23页 |
第一节 地方政府权力的内涵特征和来源 | 第11-16页 |
一、地方政府权力的内涵 | 第11-13页 |
二、地方政府权力的特征 | 第13-14页 |
三、地方政府权力来源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地方政府权力制约的原则和功能 | 第16-19页 |
一、地方政府权力制约的原则 | 第16-18页 |
二、地方政府权力制约的功能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健全地方政府权力制约机制的必要性 | 第19-23页 |
一、发展地方民主政治的需要 | 第19-20页 |
二、防治地方腐败,提高地方行政效率的需要 | 第20-21页 |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 第21页 |
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地方政府权力制约机制的发展历程 | 第23-37页 |
第一节 建国以来地方政府权力制约机制的演进历程 | 第23-26页 |
一、初步形成时期(1949—1954) | 第23-24页 |
二、逐步调整时期(1954—1966) | 第24-25页 |
三、遭受破坏时期(1966—1976) | 第25页 |
四、恢复发展时期(1978—今) | 第25-26页 |
第二节 现行我国地方政府权力制约机制 | 第26-37页 |
一、外部制约机制 | 第27-32页 |
二、内部制约机制 | 第32-37页 |
第三章 地方政府权力制约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 第37-49页 |
第一节 地方政府权力制约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37-44页 |
一、制约主体权威性低 | 第37-38页 |
二、制约对象不够明确 | 第38-40页 |
三、制约规则不够完备 | 第40-41页 |
四、制约程序不够规范 | 第41-42页 |
五、社会监督渠道不顺畅 | 第42-44页 |
第二节 地方政府权力制约机制问题的原因探析 | 第44-49页 |
一、现行政治体制不完善 | 第44-45页 |
二、封建官本位文化影响 | 第45-46页 |
三、法制化程度不高 | 第46-47页 |
四、民主发展水平低 | 第47-48页 |
五、人民参政能力不强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完善地方政府权力制约机制的对策 | 第49-61页 |
第一节 完善地方政府权力制约机制的基本途径 | 第49-55页 |
一、构建合理的分权制衡制度 | 第49-51页 |
二、建立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 第51-52页 |
三、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 第52-54页 |
四、加强政府人员的道德教育 | 第54-55页 |
第二节 完善地方政府权力制约机制的具体措施 | 第55-61页 |
一、加强党对地方政府的领导和监督 | 第55-56页 |
二、完善人大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制约 | 第56-58页 |
三、进一步提高司法制约的威慑力 | 第58-59页 |
四、积极引导公民社会的发展 | 第59-60页 |
五、提升地方政府内部制约能力 | 第60-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