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墨铸铁热分析系统及其熔体质量评估的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蠕墨铸铁的发展应用 | 第8-9页 |
1.2 蠕墨铸铁的性质 | 第9-10页 |
1.3 蠕墨铸铁的制备技术 | 第10-11页 |
1.4 热分析法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 第11-14页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热分析实验平台系统的搭建 | 第15-26页 |
2.1 热分析系统设计概述 | 第15-16页 |
2.2 硬件系统的设计 | 第16-17页 |
2.3 软件系统的设计 | 第17-22页 |
2.3.1 温度数据采集 | 第18-19页 |
2.3.2 数据实时显示和存储 | 第19-20页 |
2.3.3 历史数据查询 | 第20-21页 |
2.3.4 数据处理 | 第21-22页 |
2.3.5 程序前面板的设计 | 第22页 |
2.4 仪器校准 | 第22-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铸铁热分析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 第26-35页 |
3.1 蠕墨铸铁冷却曲线 | 第26-27页 |
3.2 数字滤波 | 第27-29页 |
3.3 数值微分 | 第29-30页 |
3.4 热分析曲线特征值的提取 | 第30-33页 |
3.5 实验数据的处理结果与分析 | 第33-3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蠕墨铸铁热分析法的初步研究 | 第35-52页 |
4.1 蠕墨铸铁热分析法概述 | 第35-37页 |
4.2 实验条件与实验方法 | 第37-38页 |
4.2.1 实验条件 | 第37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37-38页 |
4.3 稀土镁与硫对铸铁石墨形态的影响 | 第38-42页 |
4.3.1 稀土镁的加入量对铸铁石墨形态的影响 | 第38-40页 |
4.3.2 硫对铸铁石墨形态的影响 | 第40-42页 |
4.4 铸铁热分析曲线特征值与石墨形态之间的关系 | 第42-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曲线识别在蠕墨铸铁溶体质量评判上的应用 | 第52-63页 |
5.1 热分析曲线与铸铁熔体质量的关系 | 第52-54页 |
5.2 曲线相似度与蠕墨铸铁蠕化率的关系 | 第54-58页 |
5.3 蠕墨铸铁热分析曲线模式识别系统的实现 | 第58-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3-64页 |
6.2 展望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