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针对IMS的高效的SIP信令模糊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2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0-11页
    1.3 论文结构第11-12页
第二章 IMS与协议安全测试综述第12-24页
    2.1 IMS第12-16页
        2.1.1 网络融合中的IMS第12-13页
        2.1.2 IMS的历史第13-14页
        2.1.3 IMS体系架构及相关实体功能描述第14-16页
    2.2 SIP协议第16-22页
        2.2.1 SIP协议架构第17页
        2.2.2 SIP信令第17-19页
        2.2.3 SIP协议的注册会话流程简介第19-22页
    2.3 协议安全测试第22-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针对IMS的高效的SIP信令模糊测试系统架构设计第24-29页
    3.1 系统需求分析第24-25页
    3.2 系统架构设计第25-27页
    3.3 系统工作流程第27-29页
第四章 针对IMS的高效的SIP信令模糊测试系统具体实现第29-47页
    4.1 用户接口层第29-32页
        4.1.1 测试序列生成模块第29-30页
        4.1.2 数据库交互模块第30-32页
    4.2 持久层第32-36页
        4.2.1 SIP测试序列模板集第32-33页
        4.2.2 SIP畸形测试序列集第33-34页
        4.2.3 畸形数据库第34-36页
    4.3 中间件第36-44页
        4.3.1 执行序列请求模块第36-41页
        4.3.2 畸形消息生成模块第41-43页
        4.3.3 更新请求生成模块第43-44页
    4.4 网络接口层第44-46页
        4.4.1 执行序列抓取模块第44-45页
        4.4.2 畸形消息发送模块第45页
        4.4.3 测试效果监控模块第45-46页
    4.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畸形数据库第47-59页
    5.1 常见的软件漏洞第47-52页
    5.2 SIP测试序列的变异规则第52-53页
        5.2.1 SIP测试序列结构分析第52页
        5.2.2 SIP测试序列变异分析第52-53页
    5.3 IMS各个功能实体对SIP信令的解析模式第53-56页
        5.3.1 P-CSCF对SIP信令的解析模式第54-55页
        5.3.2 I-CSCF对SIP信令的解析模式第55-56页
    5.4 主流漏洞数据库的SIP漏洞分析第56-58页
    5.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六章 针对IMS的高效的SIP信令模糊测试系统的测试分析第59-67页
    6.1 测试环境第59-60页
    6.2 测试用例第60-61页
    6.3 实验过程截图第61-66页
    6.4 实验结果分析第66页
    6.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67-68页
    7.1 论文总结第67页
    7.2 下一步研究工作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致谢第71-72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可拓层次分析法的离行式ATM选址评价研究
下一篇:基于市场观的制造企业服务策略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