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绪论 | 第8-16页 |
1、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可行性 | 第8-9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1.3 研究的可行性 | 第9页 |
2、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2.1 国外关于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2.2 国内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3、相关理论 | 第14-16页 |
二、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现状及问题分析——以常州科教城为例 | 第16-33页 |
1、常州科教城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现状 | 第16-30页 |
1.1 常州科教城的总体情况 | 第16-19页 |
1.1.1 教育之城 | 第17-18页 |
1.1.2 科技之城 | 第18-19页 |
1.2 常州科教城教育教学资源情况 | 第19-30页 |
1.2.1 常州科教城园区六所院校教育软硬件资源状况 | 第20-23页 |
1.2.2 常州科教城现代工业中心(共享实训中心)教育教学资源情况 | 第23-27页 |
1.2.3 常州科教城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情况 | 第27-30页 |
2、常州科教城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2.1 常州科教城共享的规划还不十分到位 | 第30-31页 |
2.2 常州科教城共享的层次还不够深入、内容还不够丰富 | 第31页 |
2.3 常州科教城共享的机制还不够健全 | 第31-32页 |
2.4 常州科教城教学资源的共享效果还不够理想 | 第32-33页 |
三、常州科教城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3-37页 |
1、共享动力还不够足 | 第33页 |
2、地域空间的阻隔 | 第33-34页 |
3、实际操作的困难 | 第34页 |
4、自身利益的冲突 | 第34-35页 |
5、文化和社会心理的隔阂 | 第35-37页 |
四、常州科教城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对策 | 第37-43页 |
1、强化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理念 | 第37-39页 |
1.1 坚持科学的规划是基础 | 第37页 |
1.2 坚持政府的主导是关键 | 第37-38页 |
1.3 坚持内涵的提升是根本 | 第38页 |
1.4 坚持利益分配是保障 | 第38-39页 |
2、加强高等教育自身能力建设 | 第39-40页 |
3、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 第40-41页 |
4、探索高等教育共享新机制 | 第41-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