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药物化学论文

PAR-4拮抗剂、GIRK1/2激活剂和MrgX1正向别构调节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7-57页
    1.1 前言第17-19页
    1.2 蛋白酶激活受体研究概况第19-39页
        1.2.1 蛋白酶激活受体的历史第19-23页
        1.2.2 蛋白酶激活受体的信号传导第23-25页
        1.2.3 蛋白激活受体与血小板聚集第25-26页
        1.2.4 蛋白酶激活受体与疾病第26-29页
            1.2.4.1 蛋白酶激活受体与血栓形成第26-27页
            1.2.4.2 蛋白酶激活受体与癌症第27-28页
            1.2.4.3 蛋白酶激活受体与心血管疾病第28-29页
        1.2.5 蛋白酶激活受体的激动剂和拮抗剂第29-39页
    1.3 G 蛋白偶联内向整流钾通道研究概况第39-51页
        1.3.1 离子通道第39-40页
        1.3.2 钾离子通第40-43页
        1.3.3 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第43-45页
        1.3.4 G 蛋白偶联内向整流钾通道第45-46页
        1.3.5 G 蛋白偶联内向整流钾通道的调控第46-47页
        1.3.6 G 蛋白偶联内向整流钾通道的生理功能第47-48页
        1.3.7 G 蛋白偶联内向整流钾通道与疾病第48-51页
            1.3.7.1 G 蛋白偶联内向整流钾通道与神经元兴奋性改变第49页
            1.3.7.2 G 蛋白偶联内向整流钾通道与药物成瘾第49-50页
            1.3.7.3 G 蛋白偶联内向整流钾通道与细胞死亡第50-51页
    1.4 Mrg 受体的简要研究概况第51-55页
        1.4.1 疼痛第51-52页
        1.4.2 Mrgs 受体第52-53页
        1.4.3 Mrgs 受体与疼痛第53-55页
    1.5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55-57页
第二章 PAR-4 拮抗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第57-106页
    2.1 引言第57-59页
    2.2 材料和方法第59-81页
        2.2.1 仪器和试剂第59页
        2.2.2 PAR-4 拮抗活性评价方法第59-60页
        2.2.3 PAR-4 拮抗剂的设计与合成方法第60-81页
            2.2.3.1 先导化合物 ML354 的发现第60-62页
            2.2.3.2 基于 ML354 的 PAR-4 拮抗剂设计策略第62-63页
            2.2.3.3 5-无取代吲哚类化合物库的合成第63-65页
            2.2.3.4 5-磺酰胺、5-酰胺和 5-脲吲哚类化合物库的合成第65-67页
            2.2.3.5 5,6-亚甲基二氧基吲哚类化合物库的合成第67-69页
            2.2.3.6 7-氮杂吲哚类化合物库的合成第69-70页
            2.2.3.7 5-甲磺酰基吲哚类化合物库的合成第70-72页
            2.2.3.8 5-腈基吲哚类化合物库的合成第72-73页
            2.2.3.9 5-三氟甲氧基和 5-三氟甲基-3-苯基吲哚类化合物库的合成第73-77页
            2.2.3.10 5-三氟甲氧基-3-(6-甲氧-3-吡啶)吲哚类化合物库的合成第77-78页
            2.2.3.11 5-三氟甲氧基吲哚化合物库的合成第78-79页
            2.2.3.12 5-三氟甲氧基-3-取代吲哚类化合物库的合成第79-81页
    2.3 化合物库的 PAR-4 活性结果与分析第81-103页
        2.3.1 5-无取代吲哚类化合物库的 PAR-4 活性评价第81-83页
        2.3.2 5-磺酰胺、5-酰胺和 5-脲吲哚类化合物库的 PAR-4 活性评价第83-85页
        2.3.3 5,6-亚甲基二氧基吲哚类化合物库的 PAR-4 活性评价第85-86页
        2.3.4 7-氮杂吲哚类化合物库的 PAR-4 活性评价第86-87页
        2.3.5 5-甲磺酰基吲哚类化合物库的 PAR-4 活性评价第87-88页
        2.3.6 5-腈基吲哚类化合物库的 PAR-4 活性评价第88-90页
        2.3.7 5-三氟甲氧基和 5-三氟甲基-3-苯基吲哚类化合物库的活性评价第90-92页
        2.3.8 5-三氟甲氧基-3-(6-甲氧-3-吡啶)吲哚类化合物库的 PAR-4 活性评价第92-94页
        2.3.9 5-三氟甲氧基吲哚化合物库的 PAR-4 活性第94-96页
        2.3.10 5-三氟甲氧基-3-取代吲哚类化合物库的活性评价第96-100页
        2.3.11 选择性且高活性的 PAR-4 拮抗剂的核磁数据分析第100-103页
    2.4 本章总结第103-106页
第三章 G 蛋白偶联内向整流钾通道 GIRK1/2 激活剂的设计、合成以及活性评价第106-157页
    3.1 前言第106-109页
    3.2 材料和方法第109-131页
        3.2.1 仪器和试剂第109页
        3.2.2 GIRK 活性评价方法第109-111页
        3.2.3 GIRK1/2 激活剂的设计与合成方法第111-131页
            3.2.3.1 基于 ML297 的 GIRK1/2 激活剂设计策略第111-112页
            3.2.3.2 1-取代-3-甲基-1H-吡唑类化合物库的合成第112-113页
            3.2.3.3 1-苯基-3-异丙基-1H-吡唑类化合物库的合成第113-114页
            3.2.3.4 1-苯基-3-环戊烷-1H-吡唑类化合物库的合成第114-116页
            3.2.3.5 1-苯基-3-环丁烷-1H-吡唑类化合物库的合成第116-117页
            3.2.3.6 1-苯基-3-环丙基-1H-吡唑类化合物库的合成第117-118页
            3.2.3.7 1-苯基-3-(环丙基)甲基-1H-吡唑类化合物库的合成第118-120页
            3.2.3.8 1-苯基-3-(1-甲基)环丙基-1H-吡唑类化合物库的合成第120-123页
            3.2.3.9 1-苯基-3-(2-甲基)环丙基-1H-吡唑类化合物库的合成第123-124页
            3.2.3.10 1-苯基-3-(2,2-二氟)环丙基-1H-吡唑类化合物库的合成第124-126页
            3.2.3.11 1-苯甲基-3-(2-甲基)环丙基-1H-吡唑类化合物库的合成第126-128页
            3.2.3.12 1-三氟乙基-3-(2-甲基)环丙基-1H-吡唑类化合物库的合成第128-131页
    3.3 化合物库的 GIRK 活性结果与分析第131-152页
        3.3.1 1-取代-3-甲基-1H-吡唑类化合物库的 GIRK 活性评价第131-132页
        3.3.2 1-苯基-3-异丙基-1H-吡唑类化合物库的 GIRK 活性评价第132-134页
        3.3.3 1-苯基-3-环戊烷-1H-吡唑类化合物库的 GIRK 活性评价第134-135页
        3.3.4 1-苯基-3-环丁烷-1H-吡唑类化合物库的 GIRK 活性评价第135-137页
        3.3.5 1-苯基-3-环丙基-1H-吡唑类化合物库的合成第137-139页
        3.3.6 1-苯基-3-(环丙基)甲基-1H-吡唑类化合物库 GIRK 活性评价第139-141页
        3.3.7 1-苯基-3-(1-甲基)环丙基-1H-吡唑类化合物库的 GIRK 活性评价第141-143页
        3.3.8 1-苯基-3-(2-甲基)环丙基-1H-吡唑类化合物库的 GIRK 活性评价第143-146页
        3.3.9 1-苯基-3-(2,2-二氟)环丙基-1H-吡唑类化合物库的 GIRK 活性评价第146-148页
        3.3.10 1-苯甲基-3-(2-甲基)环丙基-1H-吡唑类化合物库的 GIRK 活性评价第148-150页
        3.3.11 1-三氟乙基-3-(2-甲基)环丙基-1H-吡唑类化合物库的 GIRK 活性评价第150-152页
    3.4 本章总结第152-157页
第四章 MrgX1 正向别构调节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第157-183页
    4.1 引言第157-158页
    4.2 材料和方法第158-164页
        4.2.1 仪器和试剂第158-159页
        4.2.2 MrgX1 正向别构调节剂的活性评价方法第159页
        4.2.3 MrgX1 正向别构调节剂的设计与合成方法第159-164页
            4.2.3.1 MrgX1 正向别构调节剂的高通量筛选第159-162页
            4.2.3.2 MrgX1 正向别构调节剂的设计策略第162-163页
            4.2.3.3 MrgX1 正向别构调节剂的合成方法第163-164页
    4.3 化合物的 MrgX1 别构激活活性结果与分析第164-181页
        4.3.1 化合物的 MrgX1 别构激活活性评价与构效关系分析第164-169页
        4.3.2 ML382 的体外药理学评价第169-176页
        4.3.3 部分 MrgX1 正向别构调剂剂的质谱和核磁数据分析第176-181页
    4.4 本章总结第181-183页
第五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第183-195页
    5.1 总结第183-192页
        5.1.1 PAR-4 拮抗剂第183-186页
        5.1.2 GIRK1/2 激活剂第186-190页
        5.1.3 MrgX1 正向别构调节剂第190-192页
    5.2 创新点第192-194页
    5.3 研究工作展望第194-195页
参考文献第195-210页
附录第210-240页
缩略词第240-241页
致谢第241-242页
作者简介第242-243页

论文共2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采用人造小RNA技术抑制马铃薯多酚氧化酶的研究
下一篇:基流对流域水量平衡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