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4页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三、研究的思路及方法第13-14页
第一章 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概述第14-25页
    第一节 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第14-17页
        一、中国梦的内涵第14-15页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第15-16页
        三、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的内涵第16-17页
    第二节 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要求第17-20页
        一、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第17-18页
        二、坚持爱国、爱党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第18-19页
        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第19页
        四、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第19-20页
        五、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第20页
    第三节 中国梦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联系第20-25页
        一、中国梦与青年大学生之间的内在联系第20-22页
        二、中国梦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第22-25页
第二章 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观念和教育的问题分析第25-39页
    第一节 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观念的问题分析第25-27页
        一、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弱化第25-26页
        二、大学生的历史观念不够端正第26页
        三、大学生的政治关注度不高第26页
        四、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践行度不强第26-27页
    第二节 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第27-29页
        一、爱国主义教育呈现形式化第27页
        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时代感不明显第27-28页
        三、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到位第28页
        四、没有充分重视引导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第28页
        五、对大学生的“三个自信”教育尚须完善第28-29页
    第三节 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9-39页
        一、大学生群体自身的原因第29-30页
        二、复杂的网络舆情环境的影响第30-35页
        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第35-36页
        四、非主流社会思潮的毒害第36-39页
第三章 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第39-53页
    第一节 明确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则第39-40页
        一、理论教育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原则第39页
        二、贴近实际的原则第39-40页
        三、主体性原则第40页
    第二节 深化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第40-45页
        一、加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第41-42页
        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第42页
        三、加强近现代史教育第42-44页
        四、加强职业规划教育第44-45页
    第三节 改进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第45-49页
        一、巩固夯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堂第45-46页
        二、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校园文化课堂第46-47页
        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实践课堂第47-48页
        四、搭建爱国主义教育的网络空间课堂第48-49页
    第四节 改善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舆情环境第49-53页
        一、政府加快网络空间立法进程完善互联网监管体系第49-50页
        二、主流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第50-51页
        三、广大民众自觉提高网络责任意识规范自身言论行为第51-53页
结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对甲午战争的反思与历史启示--从民族性格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