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1.2.1 显性代词消解 | 第9-11页 |
1.2.2 零代词消解 | 第11-12页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第12-13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本文内容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基于词向量的中文显性代词消解算法研究 | 第16-32页 |
2.1 引言 | 第16-17页 |
2.2 表述对模型与分类器选择 | 第17-20页 |
2.2.1 表述对模型 | 第17-18页 |
2.2.2 分类器选择 | 第18-20页 |
2.3 表述对的特征表示 | 第20-25页 |
2.3.1 显性语义与距离特征 | 第20-22页 |
2.3.2 词向量及其特征表示方法 | 第22-25页 |
2.4 实验与分析 | 第25-31页 |
2.4.1 实验数据集及预处理 | 第25-27页 |
2.4.2 实验设置与结果分析 | 第27-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中文零代词消解算法研究 | 第32-50页 |
3.1 引言 | 第32-33页 |
3.2 深度学习与循环神经网络 | 第33-37页 |
3.2.1 循环神经网络 | 第33-34页 |
3.2.2 长短期记忆单元 | 第34-36页 |
3.2.3 门限循环单元 | 第36-37页 |
3.3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中文零代词识别算法 | 第37-40页 |
3.3.1 基于局部窗口的中文零代词识别算法 | 第37-39页 |
3.3.2 基于全局句子的中文零代词识别算法 | 第39-40页 |
3.4 基于深度学习的中文零代词消解算法 | 第40-43页 |
3.4.1 基于神经网络的零代词消解算法 | 第41-42页 |
3.4.2 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中文零代词消解算法 | 第42-43页 |
3.5 实验与分析 | 第43-49页 |
3.5.1 基线方法及实验数据集 | 第43-44页 |
3.5.2 中文零代词识别算法的对比实验 | 第44-45页 |
3.5.3 中文零代词消解算法的对比实验 | 第45-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交互式智能问答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50-61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交互式智能问答系统的总体结构与设计 | 第50-52页 |
4.2.1 系统功能设计 | 第50-51页 |
4.2.2 系统模块设计 | 第51-52页 |
4.3 交互式智能问答系统各模块的实现 | 第52-58页 |
4.3.1 交互模块的实现 | 第52-53页 |
4.3.2 语义补全模块的实现 | 第53-56页 |
4.3.3 问题检索模块的实现 | 第56-58页 |
4.4 交互式问答系统功能展示 | 第58-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A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