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 第17-1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9-21页 |
1.4.1 创新点 | 第19页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内部控制机制和税收执法风险的理论分析 | 第21-32页 |
2.1 内部控制 | 第21-22页 |
2.1.1 内部控制的界定 | 第21页 |
2.1.2 内部控制的要素 | 第21-22页 |
2.2 税收执法风险 | 第22-30页 |
2.2.1 税收执法风险的界定 | 第22页 |
2.2.2 影响税收执法风险的因素 | 第22-30页 |
2.3 税收执法内部控制机制 | 第30-32页 |
2.3.1 税收执法内部控制机制的界定 | 第30-31页 |
2.3.2 设定税收执法内部控制机制的目标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税收执法风险因素研究 | 第32-45页 |
3.1 方法选择与其原理 | 第32-34页 |
3.1.1 方法选择 | 第32-33页 |
3.1.2 基本原理 | 第33-34页 |
3.2 基于内部控制的税收执法风险体系的构建 | 第34-37页 |
3.2.1 数据来源 | 第34页 |
3.2.2 描述性统计 | 第34-37页 |
3.3 实证研究 | 第37-45页 |
3.3.1 主成分分析对税收执法风险因素的筛选 | 第38-39页 |
3.3.2 层次分析法对税收执法风险因素权重的确定 | 第39-45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5-52页 |
4.1 研究结论 | 第45-47页 |
4.1.1 控制环境 | 第45页 |
4.1.2 风险评估 | 第45-46页 |
4.1.3 控制活动 | 第46页 |
4.1.4 信息与沟通 | 第46页 |
4.1.5 监督评审 | 第46-47页 |
4.2 税收执法风险防控的具体措施 | 第47-52页 |
4.2.1 重视廉政风险的防控 | 第47-48页 |
4.2.2 完善发票的管理制度 | 第48-49页 |
4.2.3 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岗责分配体系 | 第49-50页 |
4.2.4 强化对风险控制的监督 | 第50-51页 |
4.2.5 税务行政处罚的风险控制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
附录 | 第53-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