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货柜车货柜结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概述 | 第10-11页 |
1.1.1 选题的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1-13页 |
1.2.1 有限元法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1.2.2 现代结构优化方法概述 | 第12-13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1.3.1 问题的提出 | 第13页 |
1.3.2 本文的工作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货柜车货柜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5-27页 |
2.1 货柜车结构概述 | 第15-17页 |
2.2 货柜结构参数化模型建立 | 第17-20页 |
2.2.1 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17-18页 |
2.2.2 模型的参数化设计 | 第18-20页 |
2.3 货柜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建立 | 第20-25页 |
2.3.1 单元类型 | 第20-24页 |
2.3.2 模型有限元网格的划分 | 第24-25页 |
2.4 模型的网格划分 | 第25-26页 |
2.5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货柜车货柜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第27-54页 |
3.1 概述 | 第27-28页 |
3.2 结构有限元分析 | 第28-53页 |
3.2.1 工况1空载静止或匀速行驶 | 第28-32页 |
3.2.2 工况2满载静止或匀速行驶 | 第32-36页 |
3.2.3 工况3满载减速刹车行驶工况 | 第36-39页 |
3.2.4 工况4满载加速启动工况 | 第39-43页 |
3.2.5 工况5货车满载转弯 | 第43-46页 |
3.2.6 工况6满载—前轮悬空 | 第46-49页 |
3.2.7 工况7满载—后轮悬空 | 第49-53页 |
3.3 最大应力及分布表 | 第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结构调优 | 第54-87页 |
4.1 概述 | 第54页 |
4.2 结构调优方案 | 第54-62页 |
4.2.1 侧梁结构调优 | 第54-56页 |
4.2.2 增加拉杆结构 | 第56-57页 |
4.2.3 连接柱结构调优 | 第57-61页 |
4.2.4 第一底横梁结构调优 | 第61-62页 |
4.3 结构调优优后结构有限元分析 | 第62-85页 |
4.3.1 工况1空载静止或匀速行驶 | 第62-65页 |
4.3.2 工况2满载静止或匀速行驶 | 第65-69页 |
4.3.3 工况3满载减速刹车行驶工况 | 第69-72页 |
4.3.4 工况4满载加速启动工况 | 第72-75页 |
4.3.5 工况5货车满载转弯 | 第75-78页 |
4.3.6 工况6满载—前轮悬空 | 第78-82页 |
4.3.7 工况7满载—后轮悬空 | 第82-85页 |
4.4 最大应力及分布表 | 第85-8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五章 货柜车货柜结构构件尺寸优化设计 | 第87-116页 |
5.1 结构多性态约束轻量化设计数学模型 | 第87页 |
5.2 方根包络函数与特征应力 | 第87-89页 |
5.3 货柜车货柜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 第89-93页 |
5.3.1 优化目标函数 | 第89页 |
5.3.2 优化设计变量 | 第89-92页 |
5.3.3 约束条件 | 第92-93页 |
5.3.4 导重法与ANSYS结合的优势 | 第93页 |
5.4 结构尺寸的优化 | 第93-97页 |
5.5 构件尺寸优化后的有限元分析 | 第97-115页 |
5.6 货柜车货柜结构构件优化的最终效果 | 第115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6-118页 |
6.1 总结 | 第116-117页 |
6.2 展望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2页 |
致谢 | 第122-12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