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稀土元素Eu~(3+)、Tb~(3+)、Ce~(3+)的性质 | 第11-12页 |
1.1.1 Eu~(3+) | 第11-12页 |
1.1.2 Tb~(3+) | 第12页 |
1.1.3 Ce~(3+) | 第12页 |
1.2 稀土发光材料 | 第12-18页 |
1.2.1 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历史 | 第12-13页 |
1.2.2 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1.3 稀土光致发光机理 | 第18-19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2页 |
1.4.1 基质的选择 | 第19-20页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页 |
1.4.3 相关术语 | 第20-22页 |
2 发光体的制备和测试 | 第22-28页 |
2.1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2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2.3 溶液的配制 | 第23页 |
2.4 稀土发光体制备 | 第23-24页 |
2.4.1 溶胶凝胶法制备Eu~(3+):YBO_3-2SiO_2发光体 | 第23页 |
2.4.2 溶胶凝胶法制备Tb~(3+):YBO_3-2SiO_2发光体 | 第23页 |
2.4.3 溶胶凝胶法制备Ce~(3+):4YBO_3-SiO_2发光体 | 第23-24页 |
2.4.4 溶胶凝胶法制备Eu~(3+)\Tb~(3+):YBO_3-2SiO_2发光体 | 第24页 |
2.4.5 溶胶凝胶法制备Eu~(3+)\Tb~(3+) \Ce~(3+):YBO_3-2SiO_2发光体 | 第24页 |
2.5 实验数据 | 第24-28页 |
3 稀土发光体的结构和发光性质研究 | 第28-62页 |
3.1 Eu~(3+)掺杂YBO_3-2SiO_2发光体的结构与发光性质 | 第28-39页 |
3.1.1 IR分析 | 第28-29页 |
3.1.2 DTA-TG谱图 | 第29页 |
3.1.3 X射线衍射图分析 | 第29-30页 |
3.1.4 TEM与EDS图分析 | 第30-31页 |
3.1.5 激发与发射光谱分析 | 第31-33页 |
3.1.6 基质选择对发光强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3.1.7 退火温度对发光体发光性质的影响 | 第34-36页 |
3.1.8 稀土离子掺杂量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36页 |
3.1.9 能量传递对发光的影响 | 第36-38页 |
3.1.10 不同激发下的荧光衰减图分析 | 第38页 |
3.1.11 总结 | 第38-39页 |
3.2 Tb~(3+)掺杂YBO_3-2SiO_2发光体的结构与发光性质 | 第39-47页 |
3.2.1 IR分析 | 第39-40页 |
3.2.2 DTA-TG谱图 | 第40页 |
3.2.3 X射线衍射图分析 | 第40-41页 |
3.2.4 TEM图分析 | 第41页 |
3.2.5 激发与发射光谱分析 | 第41-42页 |
3.2.6 基质选择对发光强度的影响 | 第42-44页 |
3.2.7 退火温度对发光体发光性质的影响 | 第44-45页 |
3.2.8 稀土离子掺杂量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3.2.9 荧光衰减对发光的影响 | 第46页 |
3.2.10 总结 | 第46-47页 |
3.3 Ce~(3+)掺杂 4YBO_3-SiO_2发光体的结构与发光性质 | 第47-53页 |
3.3.1 IR分析 | 第47-48页 |
3.3.2 X射线衍射图分析 | 第48页 |
3.3.3 激发与发射光谱分析 | 第48-49页 |
3.3.4 基质选择对发光强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3.3.5 退火温度对发光体发光性质的影响 | 第50-52页 |
3.3.6 稀土离子掺杂量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52页 |
3.3.7 总结 | 第52-53页 |
3.4 Eu~(3+)\Tb~(3+)掺杂YBO_3-2SiO_2发光体的结构与发光性质 | 第53-58页 |
3.4.1 IR分析 | 第53页 |
3.4.2 X射线衍射图分析 | 第53-54页 |
3.4.3 激发发射光谱分析 | 第54-56页 |
3.4.4 稀土离子掺杂量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56-57页 |
3.4.5 总结 | 第57-58页 |
3.5 Eu~(3+)\Tb~(3+)\Ce~(3+)掺杂YBO_3-2SiO_2发光体的结构与发光性质 | 第58-62页 |
3.5.1 IR分析 | 第58页 |
3.5.2 X射线衍射图分析 | 第58-59页 |
3.5.3 激发发射光谱分析 | 第59-61页 |
3.5.4 总结 | 第61-62页 |
4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