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0页 |
1.1 疾病及药物治疗背景与现状 | 第10-14页 |
1.1.1 高血压流行现状 | 第10页 |
1.1.2 高血压治疗药物与RAS抑制剂的干预机制 | 第10-11页 |
1.1.3 高血压药物干预治疗现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1-14页 |
1.2 学科背景及其科学研究价值 | 第14-17页 |
1.2.1 循证药物治疗和系统评价 | 第14-16页 |
1.2.2 Cochrane系统评价 | 第16-17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性 | 第18-20页 |
1.4.1 研究特色 | 第18-19页 |
1.4.2 研究的创新性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研究路线与方法 | 第20-29页 |
2.1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2 纳入标准 | 第21-23页 |
2.2.1 研究类型 | 第21页 |
2.2.2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2.2.3 药物干预 | 第21-22页 |
2.2.4 药物对照 | 第22-23页 |
2.3 测量指标 | 第23页 |
2.3.1 主要结局 | 第23页 |
2.3.2 次要结局 | 第23页 |
2.4 检索策略 | 第23-24页 |
2.4.1 电子搜索 | 第23-24页 |
2.4.2 其他资源搜索 | 第24页 |
2.5 数据收集和筛选 | 第24页 |
2.6 数据提取和管理 | 第24页 |
2.7 偏倚风险评估 | 第24-26页 |
2.7.1 随机分配序列产生 | 第25页 |
2.7.2 分配方案隐藏 | 第25页 |
2.7.3 研究对象、治疗方案实施者、指标测量者采用的盲法 | 第25页 |
2.7.4 结局数据的完整性 | 第25页 |
2.7.5 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 | 第25页 |
2.7.6 其他偏倚来源 | 第25-26页 |
2.8 疗效测量 | 第26页 |
2.9 缺失数据处理 | 第26页 |
2.10 异质性评估 | 第26页 |
2.11 报告偏倚评估 | 第26-27页 |
2.12 数据综合 | 第27页 |
2.13 亚组分析和异质性调查 | 第27-28页 |
2.14 敏感度分析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29-47页 |
3.1 试验检索和筛选结果 | 第29-30页 |
3.2 纳入试验基本情况 | 第30-31页 |
3.3 排除试验基本情况 | 第31-32页 |
3.4 纳入试验的偏倚风险 | 第32-34页 |
3.4.1 选择偏倚 | 第33页 |
3.4.2 实施偏倚与测量偏倚 | 第33页 |
3.4.3 随访偏倚 | 第33-34页 |
3.4.4 报告偏倚 | 第34页 |
3.4.5 其它偏倚 | 第34页 |
3.5 药物干预效果 | 第34-45页 |
3.5.1 RAS抑制剂versus CCBs | 第34-37页 |
3.5.2 RAS抑制剂versus噻嗪类利尿剂 | 第37-40页 |
3.5.3 RAS抑制剂versus β 受体阻断剂 | 第40-43页 |
3.5.4 RAS抑制剂versusα受体阻断剂 | 第43-44页 |
3.5.5 RAS抑制剂versus CNS活性药物 | 第44-45页 |
3.6 证据的质量 | 第45-46页 |
3.7 亚组分析与异质性调查 | 第46-47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7-50页 |
4.1 研究的主要结果 | 第47-48页 |
4.2 总体研究情况与证据的适用性 | 第48页 |
4.3 敏感度分析 | 第48-49页 |
4.4 本研究可能存在的偏倚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144页 |
附录1 检索策略 | 第56-66页 |
附录2 纳入临床试验与相关文献 | 第66-81页 |
附录3 缩略词表 | 第81-82页 |
附录4 纳入试验信息与质量评估表 | 第82-135页 |
附录5 排除临床试验 | 第135-136页 |
附录6 证据质量评估表 | 第136-140页 |
附录7 漏斗图 | 第140-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