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美国《兰哈姆法案》立法探析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兰哈姆法案》前的商标法状况 | 第8-14页 |
第一节 违宪的1870年商标法案 | 第8-9页 |
第二节 州与联邦立法权争夺 | 第9-14页 |
一、州内的商标法状况 | 第9-10页 |
二、《1905年法案》带来的困境 | 第10-12页 |
三、国会商标立法权的取得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兰哈姆法案》的提出 | 第14-17页 |
第一节 《兰哈姆法案》的立法动因 | 第14页 |
第二节 《兰哈姆法案》的起草过程 | 第14-17页 |
第三章 《兰哈姆法案》的立法推动者 | 第17-21页 |
第一节 兰哈姆·弗雷德里克·加兰 | 第17-19页 |
第二节 美国商标协会 | 第19-21页 |
第四章 《兰哈姆法案》的颁布 | 第21-23页 |
第一节 《兰哈姆法案》的通过 | 第21页 |
第二节 《兰哈姆法案》的内容和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五章 《兰哈姆法案》形成的法理分析 | 第23-34页 |
第一节 法律形式主义时期的商标法 | 第23-29页 |
一、形式主义的基本概念 | 第24-25页 |
二、形式主义的兴起原因 | 第25-26页 |
三、形式主义的主要特点 | 第26-27页 |
四、形式主义的发展瓶颈 | 第27-29页 |
第二节 法律现实主义时期的商标法 | 第29-34页 |
一、形式主义的缺陷 | 第29-30页 |
二、现实主义的主要观点 | 第30页 |
三、经济分析之上的两派之争 | 第30-32页 |
四、立法者的抉择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附录:《兰哈姆法案》立法史 | 第35-39页 |
注释 | 第39-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