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各类审计论文--内部审计论文

商业银行增值型内部审计应用研究

内容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目的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1 研究思路第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 本文创新之处第15-16页
第2章 增值型内部审计理论基础第16-23页
    2.1 增值型内部审计概念和特征第16-18页
        2.1.1 增值型内部审计相关概念第16页
        2.1.2 增值型内部审计特征第16-18页
    2.2 增值型内部审计范围第18-21页
        2.2.1 内部控制方面第19-20页
        2.2.2 公司治理方面第20页
        2.2.3 风险管控方面第20-21页
    2.3 商业银行增值型内部审计实现模式第21-23页
        2.3.1 控制型增值实现模式第21页
        2.3.2 服务型增值实现模式第21页
        2.3.3 评价型增值实现模式第21-23页
第3章 商业银行增值型内部审计问题和原因分析第23-29页
    3.1 商业银行增值型内部审计思想滞后第23-24页
    3.2 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第24-25页
    3.3 内部审计方法缺乏信息化第25-26页
    3.4 缺乏综合素质的审计人员第26-27页
    3.5 不良贷款率促使银行迅速扩张第27-29页
第4章 商业银行实施增值型内部审计建议第29-37页
    4.1 健全风险评估体系第29-31页
        4.1.1 完善动态风险管理体系第29-30页
        4.1.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第30页
        4.1.3 加强风险管理功能第30-31页
        4.1.4 实施柜台业务风险管理第31页
    4.2 改善内部控制第31-34页
        4.2.1 商业银行要从思想上重视内部控制第31-32页
        4.2.2 加强人为因素考虑第32-33页
        4.2.3 改善内部环境第33-34页
    4.3 内部审计融入电子信息化第34-36页
        4.3.1 扩大审计信息系统使用范围第35页
        4.3.2 完善审计信息系统第35页
        4.3.3 强化审计信息系统动态、实时、创新特性第35-36页
    4.4 提高内部审计师业务能力第36-37页
第5章 增值型内部审计在P银行的应用第37-46页
    5.1 P银行应用增值型内部审计背景介绍第37页
    5.2 P银行应用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措施与成果第37-42页
        5.2.1 融入内部审计理念增值第38页
        5.2.2 复合型人才提供价值增值第38-39页
        5.2.3 应用信息化提供价值增值第39-40页
        5.2.4 优化公司组织架构进行增值第40-41页
        5.2.5 根据价值创造的内部控制评估体系第41-42页
    5.3 P银行应用增值型内部审计的问题第42-43页
        5.3.1 内部审计职能重叠第42页
        5.3.2 内审范围未能覆盖整体第42-43页
        5.3.3 分行审计质量不高第43页
    5.4 P银行应用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建议第43-46页
        5.4.1 改进内部审计体系第43-44页
        5.4.2 扩大内审范围第44页
        5.4.3 加强审计计划管理第44-46页
第6章 结束语第46-48页
    6.1 主要结论第46-47页
    6.2 本文的不足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后记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于光互连的基于硅纳米线的阵列波导光栅路由器的研究
下一篇:生长分化因子-15与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