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 第16-17页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舟山海相沉积物物化分析与组构实验 | 第18-25页 |
2.1 引言 | 第18-19页 |
2.2 海相沉积物取样点地理位置 | 第19-20页 |
2.3 物理性质 | 第20-21页 |
2.4 粒度组构 | 第21-22页 |
2.5 化学性质 | 第22-2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真空预压法新型室内模型实验系统研发 | 第25-35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设备组成试验 | 第25-29页 |
3.2.1 真空预压试验系统 | 第25-28页 |
3.2.2 试验量测系统 | 第28-29页 |
3.3 系统设备原理 | 第29-30页 |
3.4 实验系统及设备改进 | 第30-34页 |
3.4.1 土样模型桶 | 第30-31页 |
3.4.2 多通道负压控制架 | 第31-32页 |
3.4.3 小尺度模型槽 | 第32-33页 |
3.4.4 海淤泥浆专用提取器 | 第33-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真空预压法室内模型实验设计研究 | 第35-41页 |
4.1 引言 | 第35页 |
4.2 试验条件及方案 | 第35-36页 |
4.3 直接加载 80kPa室内模型试验 | 第36-38页 |
4.3.1 试验装置 | 第36-37页 |
4.3.2 试验方法 | 第37-38页 |
4.4 分级加载室内模型试验 | 第38-39页 |
4.4.1 试验装置 | 第38页 |
4.4.2 试验方法 | 第38-39页 |
4.5 二次插板结合直接加载室内模型试验 | 第39-40页 |
4.5.1 试验装置 | 第39页 |
4.5.2 试验方法 | 第39-4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真空预压法室内模型实验分析研究 | 第41-65页 |
5.1 引言 | 第41页 |
5.2 直接加载 80kPa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第41-52页 |
5.2.1 真空度数据分析 | 第41-44页 |
5.2.2 沉降量数据分析 | 第44-48页 |
5.2.3 温度数据分析 | 第48-49页 |
5.2.4 孔隙水压力数据分析 | 第49-51页 |
5.2.5 排水量数据分析 | 第51-52页 |
5.3 分级加载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第52-57页 |
5.3.1 真空度数据分析 | 第52-53页 |
5.3.2 沉降量数据分析 | 第53-55页 |
5.3.3 温度数据分析 | 第55页 |
5.3.4 孔隙水压力数据分析 | 第55-56页 |
5.3.5 排水量数据分析 | 第56-57页 |
5.4 二次插板结合直接加载 80kPa室内模型实验结果分析 | 第57-63页 |
5.4.1 真空度数据分析 | 第57-59页 |
5.4.2 沉降量数据分析 | 第59-61页 |
5.4.3 温度数据分析 | 第61页 |
5.4.4 孔隙水压力数据分析 | 第61-62页 |
5.4.5 排水量数据分析 | 第62-6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六章 预压后海相沉积物物理力学性态实验研究 | 第65-85页 |
6.1 引言 | 第65页 |
6.2 直接剪切试验 | 第65-81页 |
6.2.1 试验操作方案 | 第65-66页 |
6.2.2 剪应力与剪切位移关系 | 第66-77页 |
6.2.3 抗剪强度与垂直压力关系 | 第77-81页 |
6.3 含水率试验 | 第81-82页 |
6.3.1 土样初始含水率 | 第81-82页 |
6.3.2 预压试验结束后的含水率 | 第82页 |
6.4 回弹试验 | 第82-84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85-87页 |
7.1 主要内容 | 第85-86页 |
7.2 后续研究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