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港口工程论文--港口工程施工论文--各种工程论文--基础工程论文

舟山海相沉积物真空预压排水固结机理与实验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 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第16-17页
    1.6 论文创新点第17-18页
第二章 舟山海相沉积物物化分析与组构实验第18-25页
    2.1 引言第18-19页
    2.2 海相沉积物取样点地理位置第19-20页
    2.3 物理性质第20-21页
    2.4 粒度组构第21-22页
    2.5 化学性质第22-24页
    2.6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真空预压法新型室内模型实验系统研发第25-35页
    3.1 引言第25页
    3.2 设备组成试验第25-29页
        3.2.1 真空预压试验系统第25-28页
        3.2.2 试验量测系统第28-29页
    3.3 系统设备原理第29-30页
    3.4 实验系统及设备改进第30-34页
        3.4.1 土样模型桶第30-31页
        3.4.2 多通道负压控制架第31-32页
        3.4.3 小尺度模型槽第32-33页
        3.4.4 海淤泥浆专用提取器第33-34页
    3.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真空预压法室内模型实验设计研究第35-41页
    4.1 引言第35页
    4.2 试验条件及方案第35-36页
    4.3 直接加载 80kPa室内模型试验第36-38页
        4.3.1 试验装置第36-37页
        4.3.2 试验方法第37-38页
    4.4 分级加载室内模型试验第38-39页
        4.4.1 试验装置第38页
        4.4.2 试验方法第38-39页
    4.5 二次插板结合直接加载室内模型试验第39-40页
        4.5.1 试验装置第39页
        4.5.2 试验方法第39-40页
    4.6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五章 真空预压法室内模型实验分析研究第41-65页
    5.1 引言第41页
    5.2 直接加载 80kPa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分析第41-52页
        5.2.1 真空度数据分析第41-44页
        5.2.2 沉降量数据分析第44-48页
        5.2.3 温度数据分析第48-49页
        5.2.4 孔隙水压力数据分析第49-51页
        5.2.5 排水量数据分析第51-52页
    5.3 分级加载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分析第52-57页
        5.3.1 真空度数据分析第52-53页
        5.3.2 沉降量数据分析第53-55页
        5.3.3 温度数据分析第55页
        5.3.4 孔隙水压力数据分析第55-56页
        5.3.5 排水量数据分析第56-57页
    5.4 二次插板结合直接加载 80kPa室内模型实验结果分析第57-63页
        5.4.1 真空度数据分析第57-59页
        5.4.2 沉降量数据分析第59-61页
        5.4.3 温度数据分析第61页
        5.4.4 孔隙水压力数据分析第61-62页
        5.4.5 排水量数据分析第62-63页
    5.5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六章 预压后海相沉积物物理力学性态实验研究第65-85页
    6.1 引言第65页
    6.2 直接剪切试验第65-81页
        6.2.1 试验操作方案第65-66页
        6.2.2 剪应力与剪切位移关系第66-77页
        6.2.3 抗剪强度与垂直压力关系第77-81页
    6.3 含水率试验第81-82页
        6.3.1 土样初始含水率第81-82页
        6.3.2 预压试验结束后的含水率第82页
    6.4 回弹试验第82-84页
    6.5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七章 结论第85-87页
    7.1 主要内容第85-86页
    7.2 后续研究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致谢第91-9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活中国语》在韩国初中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以首尔新川中学为例
下一篇:高中数学新教师利用教材资源创设问题情境的案例研究--基于贵阳市示范性与非示范性高中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