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二、问题的确定 | 第9-10页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四、研究的方法 | 第11-14页 |
(一) 文献分析法 | 第11-12页 |
(二) 比较分析法 | 第12页 |
(三) 课堂观察法 | 第12页 |
(四) 问卷访谈法 | 第12页 |
(五) 视频分析法:个案研究 | 第12-14页 |
第2章 理论探析 | 第14-24页 |
一、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一) 对不同国家教材内容的比较 | 第14-15页 |
(二) 不同类型教师教材处理方式的比较 | 第15页 |
(三) 情境创设的理论探索 | 第15-16页 |
二、核心概念 | 第16-19页 |
(一) 教材 | 第16-17页 |
(二) 问题情境 | 第17-19页 |
三、研究框架 | 第19-24页 |
第3章 高中数学新教师利用教材资源创设问题情境的比较分析 | 第24-45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24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24-25页 |
三、研究工具 | 第25-28页 |
(一) 课堂观察量表 | 第25-26页 |
(二) 视频分析 | 第26页 |
(三) 教研活动记录表 | 第26-27页 |
(四) 调查问卷 | 第27-28页 |
四、结果分析 | 第28-45页 |
(一) 差异性分析 | 第28-37页 |
1. 题材扩展的差异 | 第28-31页 |
2. 结构改进的差异 | 第31-33页 |
3. 内容挖掘的差异 | 第33-35页 |
4. 问题表征的差异 | 第35-36页 |
5. 方法归纳的差异 | 第36-37页 |
(二) 对问题情境创设的认知 | 第37-42页 |
1. 关于情境创设的认知 | 第37-39页 |
2. 关于教材使用的认知 | 第39-42页 |
(三) 成因分析 | 第42-44页 |
1. 从职前的教育背景看 | 第43页 |
2. 从职后的成长环境看 | 第43-44页 |
(四) 差异性可能带来的影响 | 第44-45页 |
第4章 结论与思考 | 第45-48页 |
一、基本结论 | 第45-46页 |
二、进一步思考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附录 | 第49-53页 |
附录一 课堂观察量表 | 第49-51页 |
附录二 问卷调查表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