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石器乐艺术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绪论 | 第8-11页 |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及方法 | 第9-11页 |
| 第一章 汉画像石概貌与汉代音乐发展概况 | 第11-22页 |
| 第一节 汉画像石研究背景概述 | 第11-17页 |
| 一 汉画像石的产生背景 | 第11-14页 |
| 二 汉代乐舞百戏画像石的地理分区与特征 | 第14-17页 |
| 第二节 汉代时期音乐文化发展概况 | 第17-22页 |
| 一 汉代时期音乐发展概况 | 第17-19页 |
| 二 汉代周边乐舞百戏对中原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 | 第19-22页 |
| 第二章 汉代画像石表演艺术综述 | 第22-35页 |
| 第一节 汉画像石表演形式分类 | 第22-32页 |
| 一 演唱 | 第22-24页 |
| 二 舞蹈 | 第24-28页 |
| 三 器乐 | 第28-30页 |
| 四 百戏 | 第30-32页 |
| 第二节 汉画像石器乐演奏分类 | 第32-35页 |
| 一 匏类乐器 | 第32-33页 |
| 二 竹类乐器 | 第33页 |
| 三 丝类乐器 | 第33-34页 |
| 四 石类乐器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汉画像石器乐演奏方式与特征 | 第35-42页 |
| 第一节 汉画像石中器乐组合演奏的方式 | 第35-38页 |
| 一 器乐与舞蹈的组合 | 第36-37页 |
| 二 器乐与百戏的组合 | 第37-38页 |
| 第二节 汉画像石中器乐组合演奏的特征 | 第38-42页 |
| 一 表演形式的多样性 | 第39页 |
| 二 表演形式的融合性 | 第39-42页 |
| 第四章 从汉画像石看汉代器乐表演对后世的影响 | 第42-46页 |
| 第一节 器乐形制的相似性 | 第42-44页 |
| 一 吹奏器乐 | 第42-43页 |
| 二 弹拨器乐 | 第43-44页 |
| 第二节 器乐表演方式的继承性 | 第44-46页 |
| 一 宫廷礼仪中的器乐表演 | 第45页 |
| 二 民间生活中的器乐表演 | 第45-46页 |
| 结论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附录 | 第49-53页 |
| 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