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引言 | 第12-16页 |
| 2 理论模型 | 第16-34页 |
| 2.1 液滴模型 | 第16-17页 |
| 2.2 原子核形状参数化 | 第17-20页 |
| 2.3 Woods-Saxon单粒子势 | 第20-22页 |
| 2.4 含对力相互作用的准粒子态 | 第22-27页 |
| 2.4.1 BCS近似方法 | 第23-24页 |
| 2.4.2 粒子数近似守恒的Lipkin-Nogami对方法 | 第24-25页 |
| 2.4.3 单极对力和四极对力强度 | 第25-27页 |
| 2.5 Strutinsky壳修正 | 第27-28页 |
| 2.6 推转下单粒子能级 | 第28-30页 |
| 2.6.1 绕对称轴转动 | 第28-29页 |
| 2.6.2 绕垂直对称轴的转动 | 第29-30页 |
| 2.7 Hartree-Fock-Bogoliubov-Cranking方程 | 第30-32页 |
| 2.8 推转原子核总势能面的计算 | 第32页 |
| 2.9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3 Ba同位素链偶偶核转动性质和形状演化 | 第34-56页 |
| 3.1 引言 | 第34-35页 |
| 3.2 ~(118-148)Ba同位素链的基态性质 | 第35-39页 |
| 3.3 ~(118-128)Ba同位素链转动性质及形状演化 | 第39-49页 |
| 3.4 ~(126-136)Ba同位素链转动轴和形状的演化 | 第49-55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4 奇A核~(117-127)Ba同位素链旋称劈裂性质 | 第56-74页 |
| 4.1 引言 | 第56-57页 |
| 4.2 ~(117)Ba基态组态 | 第57-59页 |
| 4.3 奇A核~(117-127)Ba同位素链旋称劈裂的性质 | 第59-7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5 总结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3页 |
| 个人简历 | 第83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