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引言 | 第8-13页 |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 1.2.1 研究方法 | 第9页 |
| 1.2.2 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 1.3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 1.4 可能的创新 | 第12-13页 |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 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 2.1.1 财务表现能力研究综述 | 第13页 |
| 2.1.2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 2.1.3 财务表现能力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关系综述 | 第16-17页 |
| 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7-25页 |
| 2.2.1 财务表现能力相关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 2.2.2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综述 | 第20-23页 |
| 2.2.3 财务表现能力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关系综述 | 第23-25页 |
| 3 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 第25-28页 |
| 3.1 财务表现能力概念及评价 | 第25-26页 |
| 3.1.1 财务表现能力概念 | 第25页 |
| 3.1.2 财务表现能力评价 | 第25-26页 |
| 3.2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相关理论 | 第26-28页 |
| 3.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6-27页 |
| 3.2.2 印象管理理论 | 第27-28页 |
| 4 实证研究设计与分析 | 第28-45页 |
| 4.1 研究假设 | 第28-29页 |
| 4.2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29-30页 |
| 4.2.1 样本选择 | 第29页 |
| 4.2.2 数据来源 | 第29-30页 |
| 4.3 变量定义 | 第30-35页 |
| 4.3.1 被解释变量定义 | 第30-33页 |
| 4.3.2 解释变量定义 | 第33-35页 |
| 4.3.3 控制变量定义 | 第35页 |
| 4.4 模型构建 | 第35-36页 |
| 4.5 实证分析 | 第36-45页 |
| 4.5.1 因子分析 | 第36-39页 |
| 4.5.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39-40页 |
| 4.5.3 变量间的相关性检验 | 第40-42页 |
| 4.5.4 多元回归分析 | 第42-45页 |
| 5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45-49页 |
| 5.1 研究结论 | 第45-46页 |
| 5.2 政策建议 | 第46-47页 |
| 5.3 不足之处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