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8-26页 |
2.1 政府投资项目的特点 | 第18-19页 |
2.2 跟踪审计的相关概念 | 第19-21页 |
2.2.1 绩效审计 | 第19-20页 |
2.2.2 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 | 第20页 |
2.2.3 跟踪审计是开展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必然要求 | 第20-21页 |
2.3 跟踪审计的类别 | 第21-23页 |
2.4 PDCA循环理论 | 第23-26页 |
2.4.1 PDCA循环的概念和内涵 | 第23-24页 |
2.4.2 PDCA循环在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中的应用意义 | 第24-26页 |
第3章 地方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实施的背景分析 | 第26-34页 |
3.1 我国政府投资体制改革发展历程 | 第26-27页 |
3.2 地方政府投资项目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3.2.1 投资决策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7页 |
3.2.2 资金筹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7-28页 |
3.2.3 项目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29页 |
3.3 跟踪审计与传统投资审计模式的优劣对比分析 | 第29-32页 |
3.3.1 传统投资审计模式的弊端 | 第29-30页 |
3.3.2 跟踪审计解决了传统事后审计带来的问题 | 第30页 |
3.3.3 跟踪审计的优势和进步意义 | 第30-32页 |
3.4 跟踪审计的不足之处及对其今后发展的不利影响 | 第32-34页 |
第4章 东营市地方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发展现状 | 第34-42页 |
4.1 东营市跟踪审计发展历程 | 第34-35页 |
4.2 东营市开展跟踪审计的主要做法 | 第35-39页 |
4.2.1 跟踪审计的组织形式、任务和职责 | 第35-36页 |
4.2.2 施工阶段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36-37页 |
4.2.3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重点环节 | 第37-38页 |
4.2.4 跟踪审计人员的工作原则和要求 | 第38-39页 |
4.3 东营市开展跟踪审计的代表性案例 | 第39-42页 |
4.3.1 援疆资金项目的跟踪审计 | 第39-40页 |
4.3.2 援建北川新县城项目的跟踪审计 | 第40-41页 |
4.3.3 专业咨询提高项目建设效益、降低建设成本 | 第41-42页 |
第5章 东营市地方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2-51页 |
5.1 政策及体制层面存在的问题 | 第42-44页 |
5.1.1 体制上的制约导致跟踪审计发展受阻 | 第42-43页 |
5.1.2 部门间职责不清、职能交叉 | 第43-44页 |
5.2 操作及执行层面存在的问题 | 第44-46页 |
5.2.1 缺乏统一的审计标准 | 第44页 |
5.2.2 “缺位”与“越位”现象普遍 | 第44-46页 |
5.3 中介机构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 | 第46-48页 |
5.3.1 审计经费解决渠道和付酬方式不合理 | 第46页 |
5.3.2 中介机构考核评价机制不成熟 | 第46-47页 |
5.3.3 中介机构人员管理风险高 | 第47-48页 |
5.4 审计机关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 | 第48-51页 |
5.4.1 人手少、任务重的矛盾日益突出 | 第48-49页 |
5.4.2 审计技术手段落后 | 第49页 |
5.4.3 人员能力素质较低 | 第49-51页 |
第6章 解决地方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主要问题的对策 | 第51-61页 |
6.1 解决政策及执行层面的问题 | 第51-53页 |
6.1.1 破除体制“藩篱”,探索实行关口前移的绩效审计 | 第51-52页 |
6.1.2 为跟踪审计争取更大层面的工作认同 | 第52页 |
6.1.3 合理界定部门职责,避免职能交叉 | 第52-53页 |
6.2 解决操作及执行层面的问题 | 第53-54页 |
6.2.1 健全跟踪审计制度和操作规程 | 第53页 |
6.2.2 合理解决审计“缺位”和“越位”的问题 | 第53-54页 |
6.3 解决中介机构内部管理层面的问题 | 第54-58页 |
6.3.1 畅通经费支付渠道,改革中介机构跟踪审计取费标准 | 第54-56页 |
6.3.2 改革中介机构跟踪审计评价考核办法 | 第56-57页 |
6.3.3 加强中介机构人员管理 | 第57-58页 |
6.4 解决审计机关管理层面的问题 | 第58-61页 |
6.4.1 多渠道解决人才问题 | 第58-59页 |
6.4.2 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 | 第59-60页 |
6.4.3 迅速提升业务人员能力素质 | 第60-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件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