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后续计量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Contents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国内外文献述评 | 第17页 |
·研究内容和逻辑框架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逻辑框架 | 第18页 |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商誉本质的相关理论 | 第19-31页 |
·商誉的本质 | 第19-22页 |
·商誉本质的早期理论 | 第19-20页 |
·商誉本质的现代理论 | 第20-22页 |
·对于现代商誉理论的评述 | 第22-24页 |
·企业并购会计方法的选择与商誉的确认 | 第24-25页 |
·我国商誉的会计确认 | 第25-29页 |
·我国商誉本质的确认对后续计量的影响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商誉的后续计量理论 | 第31-39页 |
·后续计量的概念界定 | 第31-32页 |
·商誉后续计量的主要方法 | 第32-35页 |
·我国商誉后续计量的方法选择 | 第35-37页 |
·我国商誉后续计量方法选择的历史演进 | 第35-36页 |
·商誉减值测试法的特殊性 | 第36-37页 |
·商誉后续计量方法转变的现实原因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的实证研究 | 第39-59页 |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39-41页 |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41页 |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第41-44页 |
·第一项内容的变量选取 | 第41-42页 |
·第二项内容的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第42-44页 |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第44-59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44-52页 |
·方差分析 | 第52-54页 |
·相关性检验 | 第54-56页 |
·回归分析 | 第56-59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商誉后续计量的对策 | 第59-62页 |
·在母公司报表与合并报表上同时确认商誉 | 第59页 |
·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组合与优化 | 第59-61页 |
·强化商誉后续计量的信息披露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录 | 第69-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