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体地域的城镇化水平测定方法研究--以章丘市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1.2.1 城镇实体地域 | 第8页 |
1.2.2 城镇化的概念与内涵 | 第8-9页 |
1.2.3 城镇化水平测定方法 | 第9-10页 |
1.2.4 小结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2章 中国城乡划分和城镇人口统计的时间演变分析 | 第12-16页 |
2.1 1955 年—1983 年 | 第12页 |
2.2 1984 年—1989 年 | 第12-13页 |
2.3 1990 年—1999 年 | 第13页 |
2.4 2000 年—2005 年 | 第13-14页 |
2.5 2006 年—至今 | 第14页 |
2.6 小结 | 第14-16页 |
第3章 城镇化水平测定方法构建 | 第16-24页 |
3.1 目前各种测定方法的优缺点 | 第16-17页 |
3.1.1 人口指标法 | 第16页 |
3.1.2 其他指标法 | 第16-17页 |
3.1.3 复合指标法 | 第17页 |
3.2 测定方法构建的原则 | 第17-18页 |
3.2.1 全面性原则 | 第17页 |
3.2.2 科学性原则 | 第17-18页 |
3.2.3 实用性原则 | 第18页 |
3.2.4 通用性与可比性原则 | 第18页 |
3.3 城镇实体地域的界定 | 第18-24页 |
3.3.1 三维指标的选取 | 第18-20页 |
3.3.2 城镇分类 | 第20-22页 |
3.3.3 城镇实体地域界定与城镇人口统计 | 第22-24页 |
第4章 章丘市城镇化水平测定实证分析 | 第24-35页 |
4.1 章丘市概况 | 第24-25页 |
4.2 章丘市城镇化水平测定 | 第25-35页 |
4.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25页 |
4.2.2 章丘城镇分类 | 第25-30页 |
4.2.3 章丘城镇实体地域界定与城镇人口统计 | 第30-31页 |
4.2.4 章丘城镇化水平测定结果 | 第31-32页 |
4.2.5 章丘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 | 第32-3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5-37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35页 |
5.2 不足之处 | 第35-36页 |
5.3 展望 | 第36-37页 |
5.3.1 对城镇化水平测定方法的展望 | 第36页 |
5.3.2 对章丘城镇化发展的展望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