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工业机器人论文

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参数标定技术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7-17页
    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5-16页
    1.5 本章小结第16-17页
2 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参数标定基础第17-23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IRB 120工业机器人简介第17-18页
    2.3 工业机器人正向运动学模型第18-21页
    2.4 工业机器人逆向运动学模型第21-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3 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参数标定方法第23-35页
    3.1 标定总体方案第23-25页
    3.2 工业机器人零位标定方法第25-30页
        3.2.1 误差模型第25页
        3.2.2 单点约束与多点约束模型第25-28页
        3.2.3 优化模型第28-30页
    3.3 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参数标定方法第30-34页
        3.3.1 误差模型第30-31页
        3.3.2 球面约束模型第31-32页
        3.3.3 优化模型第32-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4 工业机器人标定实验第35-53页
    4.1 工业机器人标定系统第35-39页
        4.1.1 工业相机第35-36页
        4.1.2 激光接收装置第36-37页
        4.1.3 系统组成之间的通信第37页
        4.1.4 标定软件系统第37-39页
    4.2 工业机器人零位标定仿真与实验第39-43页
        4.2.1 工业机器人零位标定仿真第39-42页
        4.2.2 工业机器人零位标定实验第42-43页
    4.3 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参数标定仿真与实验第43-52页
        4.3.1 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参数标定仿真第43-48页
        4.3.2 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参数标定实验第48-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5 总结与展望第53-55页
    5.1 全文总结第53-54页
    5.2 研究展望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附录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据迁移云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磷形态对菜心根系活化、累积铁氧化物结合态Cd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