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SO_2的特性与污染现状 | 第9-12页 |
1.1.1 我国二氧化硫污染现状 | 第9-11页 |
1.1.2 我国的工业SO_2废气排放现状与国家排放标准 | 第11-12页 |
1.2 脱硫技术以及应用 | 第12-14页 |
1.3 碱式硫酸铝脱硫技术简介和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数值模拟方法 | 第16-26页 |
引言 | 第16页 |
2.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16页 |
2.2 控制方程 | 第16-18页 |
2.2.1 质量守恒方程 | 第17页 |
2.2.2 动量守恒方程 | 第17页 |
2.2.3 能量守恒方程 | 第17-18页 |
2.2.4 两相流的数值模拟方法 | 第18页 |
2.2.5 湍流的数值模拟方法 | 第18页 |
2.3 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 | 第18-20页 |
2.4 化学UDF的编写 | 第20-23页 |
2.4.1 udf编写工具 | 第20页 |
2.4.2 udf编写依据 | 第20-21页 |
2.4.3 udf编写内容 | 第21-23页 |
2.5 CFD数值模拟 | 第23-25页 |
2.5.1 吸收器物理模型 | 第23页 |
2.5.2 网格的划分 | 第23-24页 |
2.5.3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 第24-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实验方案 | 第26-35页 |
3.1 实验目的 | 第26页 |
3.2 研究方案 | 第26-28页 |
3.2.1 实验方案 | 第26-27页 |
3.2.2 吸收液配制 | 第27-28页 |
3.2.3 化学动力学相关数据处理方法 | 第28页 |
3.3 离子检测 | 第28-31页 |
3.3.1 实验的主要仪器 | 第28-29页 |
3.3.2 主要离子浓度测定 | 第29-31页 |
3.4 实验结果和动力学分析 | 第31-33页 |
3.5 气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_Ga_e的确定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模拟与实验数据分析 | 第35-50页 |
4.1 模拟结果 | 第35-43页 |
4.1.1 气孔通气速率为 0.02m/s时速度场随时间变化过程 | 第35-38页 |
4.1.2 气孔通气速率对速度场的影响 | 第38页 |
4.1.3 SO_2浓度随吸收器高度变化规律 | 第38-39页 |
4.1.4 气相上升过程模拟 | 第39-41页 |
4.1.5 气泡大小对气泡中SO_2浓度分布的影响 | 第41-43页 |
4.2 实验与模拟数据综合分析 | 第43-49页 |
4.2.1 SO_2在吸收器内的浓度分布 | 第43-45页 |
4.2.2 气孔通气速率对K_(Gae)的影响 | 第45-46页 |
4.2.3 吸收液浓度对K_Ga_e的影响 | 第46-47页 |
4.2.4 气孔通气速率对吸收效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4.2.5 不同反应物浓度对吸收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5.1 结论 | 第50页 |
5.2 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