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生物干化过程的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1.2 国内外现有污泥处理技术比较 | 第10-13页 |
| 1.3 国内外污泥生物干化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 第13-16页 |
| 1.3.1 生物干化的可行性研究 | 第13页 |
| 1.3.2 生物干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3-16页 |
| 第二章 污泥生物干化工艺的理论分析 | 第16-28页 |
| 2.1 污泥生物干化内热源的产热原理 | 第16-18页 |
| 2.2 剩余污泥生物干化过程理论研究 | 第18-24页 |
| 2.2.1 污泥生物干化中传热传质机理 | 第18-19页 |
| 2.2.2 生物干化过程中污泥热质变化的研究手段 | 第19-20页 |
| 2.2.3 污泥干化中传热传质变化的能量守恒 | 第20-21页 |
| 2.2.4 污泥生物干化中控制因素分析 | 第21-24页 |
| 2.3 对取样污泥性质的分析 | 第24-26页 |
| 2.3.1 污泥的含固率及含水率 | 第24页 |
| 2.3.2 污泥的比重 | 第24-25页 |
| 2.3.3 污泥的挥发性固体和灰分 | 第25页 |
| 2.3.4 污泥重金属离子的含量 | 第25-26页 |
| 2.3.5 污泥基质的其他性质 | 第26页 |
| 2.4 对剩余污泥生物干化中产热菌种的选择 | 第26-27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剩余污泥生物干化的实验研究 | 第28-44页 |
| 3.1 对污泥生物干化中初始物料的优化控制 | 第28-32页 |
| 3.1.1 嗜热菌的筛选与提取 | 第28页 |
| 3.1.2 调理剂种类的选择 | 第28-30页 |
| 3.1.3 调理剂粒径的选择 | 第30-31页 |
| 3.1.4 调理剂配比对污泥生物干化的影响 | 第31-32页 |
| 3.2 剩余污泥生物干化常量通风实验研究 | 第32-41页 |
| 3.2.1 污泥干化试验装置 | 第32-33页 |
| 3.2.2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 3.2.3 试验方法 | 第33-34页 |
| 3.2.4 试验数据结果与分析 | 第34-41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4页 |
| 第四章 通风策略对污泥生物干化效果的影响 | 第44-50页 |
| 4.1 实验材料与装置 | 第44-45页 |
| 4.1.1 实验材料 | 第44页 |
| 4.1.2 实验装置 | 第44-45页 |
| 4.2 试验方法 | 第45-46页 |
| 4.2.1 实验方案设计思路 | 第45-46页 |
| 4.2.2 实验测试指标 | 第46页 |
| 4.3 试验数据结果与分析 | 第46-4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56-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