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变电所论文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程序化控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4页
    1.1 课题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2 国外变电站程序化控制的发展现状第11-12页
    1.3 国内变电站程序化控制的发展现状第12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第12-13页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3-14页
2 变电站程序化控制实现的理论和技术基础第14-27页
    2.1 变电站程序化控制的理论基础第14-17页
        2.1.1 变电站程序化控制的概念第14-15页
        2.1.2 程序化控制变电站的理论基础第15-17页
    2.2 变电站程序化控制的技术基础第17-24页
        2.2.1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第17-21页
        2.2.2 统一的通信标准第21-22页
        2.2.3 程序化控制变电站中监控系统的功能要求第22-23页
        2.2.4 程序化控制对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要求第23-24页
    2.3 变电站程序化控制的三种方案第24-26页
        2.3.1 以监控中心主机为操作主体的控制方案第25页
        2.3.2 间隔层测控装置为操作主体的方案第25页
        2.3.3 当地程序化操作服务器为操作主体的方案第25-26页
    2.4 本章小节第26-27页
3 程序化控制的软件功能和视频监控功能实现第27-36页
    3.1 变电站程序化控制软件功能需求第27-29页
        3.1.1 图形化顺控票定义功能第27页
        3.1.2 能够完成各种类型的操作第27-28页
        3.1.3 防误闭锁逻辑编辑功能第28页
        3.1.4 操作票的模拟预演功能第28页
        3.1.5 紧急停车功能第28页
        3.1.6 控制日志的完整记录功能第28页
        3.1.7 自动挂牌功能第28-29页
    3.2 视频监控部分功能需求第29-31页
        3.2.1 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概述第29页
        3.2.2 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第29-31页
    3.3 程序化控制与视频监控相配合第31页
    3.4 NS3000S程序化控制系统的应用第31-35页
        3.4.1 系统总体配置第32-33页
        3.4.2 系统的主要功能第33页
        3.4.3 系统的主要性能第33-34页
        3.4.4 各个功能层的实现方案第34-35页
        3.4.5 其他功能配置方案第35页
    3.5 本章小节第35-36页
4 变电站程序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实施第36-43页
    4.1 双利220kV变电站基本概况第36-37页
    4.2 升级改造设计原则第37页
    4.3 改造中需要新增的控制系统第37-39页
        4.3.1 需增加完善的视频监控系统第37页
        4.3.2 需要新增电能计量表子系统第37-38页
        4.3.3 新增对时子系统第38页
        4.3.4 新增安防子系统第38页
        4.3.5 新增消防子系统第38页
        4.3.6 新增交直流一体化电源配置子系统第38-39页
        4.3.7 新增故障录波和网络记录分析子系统第39页
    4.4 程序化改造中过程的注意事项第39-40页
    4.5 专家系统在程序化操作中的研究与应用第40-41页
    4.6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结论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第48-4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IS技术的紫阳县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下一篇:基于InSAR数据的川西地区断层活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