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与文献综述 | 第12-28页 |
1.1 复合型光催化剂的应用 | 第13-15页 |
1.1.1 光催化去除环境中的有害物质 | 第13-14页 |
1.1.2 光催化有机合成 | 第14页 |
1.1.3 光解水产氢 | 第14-15页 |
1.1.4 其他方面的应用 | 第15页 |
1.2 钨酸铋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1 钨酸铋的结构特征 | 第15-16页 |
1.2.2 钨酸铋的制备方法 | 第16-18页 |
1.2.3 钨酸铋的光催化应用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3 复合型钨酸铋光催化的研究现状 | 第19-25页 |
1.3.1 量子点敏化 | 第20-22页 |
1.3.2 表面修饰 | 第22页 |
1.3.3 元素掺杂 | 第22-23页 |
1.3.4 贵金属沉积 | 第23页 |
1.3.5 半导体复合 | 第23-25页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5-28页 |
第二章 构建Co_3O_4/Bi_2WO_6异质结光催化剂及其光催化降解气相苯活性提高机理研究 | 第28-46页 |
2.1 引言 | 第28-2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9-34页 |
2.2.1 试剂 | 第29页 |
2.2.2 材料合成 | 第29-30页 |
2.2.3 材料表征 | 第30-31页 |
2.2.4 材料光催化活性测试 | 第31-3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5页 |
2.3.1 形貌及成分分析 | 第34-41页 |
2.3.2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41页 |
2.3.3 光催化活性提高机理探究 | 第41-4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构建Bi-S键连接的CuInS2-Bi_2WO_6 p-n型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光催化降解甲苯机理研究 | 第46-68页 |
3.1 引言 | 第46-47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7-52页 |
3.2.1 试剂 | 第47-48页 |
3.2.2 材料合成 | 第48-49页 |
3.2.3 材料表征 | 第49页 |
3.2.4 电化学性质测试 | 第49-50页 |
3.2.5 材料光催化活性测试 | 第50-5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2-67页 |
3.3.1 形貌及成分分析 | 第52-58页 |
3.3.2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58-61页 |
3.3.3 载流子动力学分析 | 第61-62页 |
3.3.4 界面性质分析 | 第62-65页 |
3.3.5 光催化活性机理研究 | 第65-6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四章 表面锡修饰的钨酸铋纳米片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研究 | 第68-88页 |
4.1 引言 | 第68-69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69-72页 |
4.2.1 试剂 | 第69页 |
4.2.2 材料合成 | 第69-70页 |
4.2.3 材料表征 | 第70-71页 |
4.2.4 电化学性质测试 | 第71页 |
4.2.5 材料光催化活性测试 | 第71-72页 |
4.2.6 活性物种检测 | 第7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2-86页 |
4.3.1 结构及形貌分析 | 第72-79页 |
4.3.2 光电性质表征 | 第79-81页 |
4.3.3 光催化活性 | 第81-8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5.1 结论 | 第88-89页 |
5.2 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10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及待发表论文 | 第104-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