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2 传统粗煤泥分选方法 | 第11-15页 |
1.2.1 TBS干扰床分选机 | 第11-12页 |
1.2.2 螺旋分选机 | 第12-13页 |
1.2.3 煤泥重介旋流器 | 第13-14页 |
1.2.4 水介质旋流器 | 第14-15页 |
1.3 粗煤泥分选现状 | 第15页 |
1.4 粗煤泥分选的新研究 | 第15-20页 |
1.4.1 HydroFloat分选机 | 第15-16页 |
1.4.2 Jameson设计的新型流化床 | 第16-17页 |
1.4.3 三锥水介分选旋流器 | 第17-18页 |
1.4.4 MC脉冲粗煤泥分选机 | 第18-19页 |
1.4.5 CSS-3.0 型粗煤泥分选机 | 第19-20页 |
1.5 本课题组在粗煤泥分选方面的研究 | 第20-22页 |
1.5.1 宽粒级煤泥浮选机试验研究 | 第20-21页 |
1.5.2 新型粗煤泥浮选柱 | 第21-22页 |
1.6 本文研究背景和内容 | 第22-23页 |
1.6.1 本文研究背景 | 第22页 |
1.6.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粗煤泥流态化浮选柱试验系统及方案设计 | 第23-29页 |
2.1 结构设计 | 第23-24页 |
2.2 新型粗煤泥流态化浮选柱工作原理 | 第24-25页 |
2.3 试验方案设计 | 第25页 |
2.4 流态化浮选柱试验系统 | 第25-26页 |
2.5 试验选用煤样 | 第26-29页 |
第三章 无格栅板对流态化浮选柱分选效果的影响 | 第29-37页 |
3.1 充气量对粗煤泥流态化浮选柱分选效果的影响 | 第29-30页 |
3.2 顶水量对粗煤泥流态化浮选柱分选效果的影响 | 第30-32页 |
3.3 矿浆浓度对粗煤泥流态化浮选柱分选效果的影响 | 第32-33页 |
3.4 入料管高度对粗煤泥流态化浮选柱分选效果的影响 | 第33-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7页 |
第四章 添加格栅板对流态化浮选柱分选效果的影响 | 第37-51页 |
4.1 添加方形筛孔格栅板对流态化浮选柱分选效果的探究 | 第37-44页 |
4.1.1 充气量对流态化浮选柱分选效果的影响 | 第37-38页 |
4.1.2 顶水量对流态化浮选柱分选结果的影响 | 第38-40页 |
4.1.3 矿浆浓度对流态化浮选柱分选结果的影响 | 第40-42页 |
4.1.4 入料管高度对流态化浮选柱分选结果的影响 | 第42-44页 |
4.2 添加圆形筛孔格栅板对流态化浮选柱分选效果的探究 | 第44-50页 |
4.2.1 充气量对流态化浮选柱分选效果的影响 | 第44-45页 |
4.2.2 顶水量对流态化浮选柱分选结果的影响 | 第45-46页 |
4.2.3 矿浆浓度对流态化浮选柱分选结果的影响 | 第46-48页 |
4.2.4 入料管高度对流态化浮选柱分选结果的影响 | 第48-5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影响面试验及参数优化 | 第51-67页 |
5.1 影响面试验设计 | 第51-52页 |
5.2 精煤产率优化方案 | 第52-57页 |
5.3 精煤灰分优化方案 | 第57-61页 |
5.4 尾煤灰分优化方案 | 第61-6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第67-69页 |
6.1 论文完成的主要内容及结论 | 第67-68页 |
6.2 后续研究工作及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