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6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22页 |
1.2.1 盐岩的溶解试验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2 盐岩水溶开采流体输运和溶蚀机理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3 盐岩水溶开采工艺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4 盐岩溶腔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3-26页 |
2 盐岩静水溶蚀机理及溶解模型研究 | 第26-38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盐岩的溶蚀机理 | 第26-29页 |
2.2.1 溶液中的扩散作用 | 第27页 |
2.2.2 溶蚀边界层 | 第27-29页 |
2.3 盐岩静水溶解模型 | 第29-30页 |
2.4 不同影响因素下的静水溶解模型 | 第30-37页 |
2.4.1 溶解面积 | 第30-32页 |
2.4.2 溶液浓度 | 第32-33页 |
2.4.3 溶液温度 | 第33-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3 不同流量条件下盐岩动水溶蚀特性及动水溶蚀模型研究 | 第38-60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不同流量条件下盐岩动水溶蚀特性的试验研究 | 第38-45页 |
3.2.1 试验目的 | 第38页 |
3.2.2 试验过程 | 第38-41页 |
3.2.3 试验结果 | 第41-45页 |
3.3 不同流量条件下盐岩动水溶蚀模型 | 第45-47页 |
3.4 不同流量条件下盐岩动水溶蚀模型的数值计算方法及结果分析 | 第47-57页 |
3.4.1 数值计算方法 | 第47-51页 |
3.4.2 参数反演 | 第51-5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7-60页 |
4 考虑重力作用的盐岩动水溶蚀特性及溶蚀模型研究 | 第60-78页 |
4.1 引言 | 第60页 |
4.2 重力作用下盐岩动水溶蚀特性的试验研究 | 第60-66页 |
4.2.1 试验目的 | 第60页 |
4.2.2 试验方法 | 第60-62页 |
4.2.3 试验结果 | 第62-66页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6-70页 |
4.4 重力作用下盐岩的动水溶蚀模型 | 第70-77页 |
4.4.1 讨论 | 第70-71页 |
4.4.2 模型的建立 | 第71-72页 |
4.4.3 模型的数值计算方法 | 第72-74页 |
4.4.4 参数反演 | 第74-7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5 盐岩水溶建腔流体输运的数值解法 | 第78-114页 |
5.1 引言 | 第78页 |
5.2 盐岩流体输运的数学模型 | 第78-79页 |
5.2.1 流体运输方程 | 第78-79页 |
5.2.2 溶蚀过程边界形态方程 | 第79页 |
5.2.3 辅助方程 | 第79页 |
5.2.4 方程定解条件 | 第79页 |
5.3 盐岩流体输运模型的计算方法 | 第79-108页 |
5.3.1 二维对流扩散方程的差分格式 | 第79-86页 |
5.3.2 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的差分格式 | 第86-108页 |
5.4 数值试验 | 第108-112页 |
5.4.1 二维对流扩散方程的数值试验 | 第108-110页 |
5.4.2 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的数值试验 | 第110-11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6 盐岩水溶建腔流体输运的数值模拟 | 第114-134页 |
6.1 引言 | 第114页 |
6.2 盐岩水溶建腔流体输运的求解步骤 | 第114-116页 |
6.2.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114-116页 |
6.2.2 进出水.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116页 |
6.3 盐岩水溶建腔流体输运数值模拟的影响因素 | 第116-130页 |
6.3.1 溶液密度 | 第116-117页 |
6.3.2 时间步长 | 第117-123页 |
6.3.3 网格尺寸 | 第123-127页 |
6.3.4 扩散系数 | 第127-130页 |
6.4 盐岩静-动溶流体输运的数值模拟 | 第130-133页 |
6.4.1 静溶的数值计算结果 | 第130-131页 |
6.4.2 动溶的数值计算结果 | 第131-133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33-134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34-138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34-136页 |
7.2 主要创新点 | 第136页 |
7.3 对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136-138页 |
致谢 | 第138-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50页 |
附录 | 第150-155页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50-151页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51页 |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第151页 |
D. 第三章数值计算源程序 | 第151-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