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管制性征收制度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管制性征收制度的基础理论 | 第12-18页 |
(一)管制性征收的基本内容 | 第12-13页 |
1、管制性征收理论的由来及概念 | 第12页 |
2、管制性征收的特征 | 第12-13页 |
(二)管制性征收的认定标准 | 第13-16页 |
1、所有权转移及无辜理论 | 第13-14页 |
2、损失程度论 | 第14页 |
3、特别牺牲论 | 第14-15页 |
4、实质侵犯论 | 第15-16页 |
(三) 管制性征收制度的价值 | 第16-18页 |
1、公益与私益的平衡 | 第16页 |
2、公权与私权的平衡 | 第16-17页 |
3、维护公平正义的需要 | 第17-18页 |
二、我国管制性征收制度确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18-28页 |
(一)所有权过度限制的现实表现 | 第18-20页 |
1、大连桑拿封杀事件 | 第18页 |
2、长沙反“禁摩令”案 | 第18-19页 |
3、“街区制”住宅模式下的过度限制 | 第19-20页 |
(二)公共利益过度限制所有权的法律体现 | 第20-23页 |
1、文物古迹保护方面的管制性法律规定 | 第20-21页 |
2、生态保护方面的管制性法律法规 | 第21页 |
3、建筑保护方面的管制性法律法规 | 第21-22页 |
4、对道路交通保护的管制性法律法规 | 第22-23页 |
(三)管制性征收制度在我国确立的必要性分析 | 第23-24页 |
(四)管制性征收制度在我国确立的可行性分析 | 第24-28页 |
1、从宪法和法律方面分析 | 第24-25页 |
2、从行政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方面分析 | 第25-28页 |
三、美国管制性征收制度的借鉴 | 第28-34页 |
(一)美国管制性征收的形成 | 第28-29页 |
(二)美国管制性征收的判断标准 | 第29-31页 |
1、公共利益 | 第29-30页 |
2、正当程序 | 第30页 |
3、财产价值减损 | 第30-31页 |
(三)美国管制性征收的法律救济 | 第31-34页 |
1、宣告管制性法规无效 | 第31-32页 |
2、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 | 第32-34页 |
四、我国管制性征收制度的构建 | 第34-42页 |
(一)管制性征收制度的立法设计 | 第34-36页 |
(二)管制性征收制度的具体构建 | 第36-42页 |
1、管制性征收的判断标准 | 第36-39页 |
2、管制性征收的法律救济 | 第39-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