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6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1.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 1.3.1 灾害移民的界定 | 第13页 |
| 1.3.2 可持续生计的界定 | 第13-14页 |
| 1.4 理论依据 | 第14-17页 |
| 1.5 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 1.5.1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7-18页 |
| 1.5.2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8-20页 |
| 1.5.3 评述 | 第20-21页 |
| 1.6 研究设计 | 第21-26页 |
| 1.6.1 灾害移民的基本概况 | 第21-22页 |
| 1.6.2 调查点的基本概况 | 第22-23页 |
| 1.6.3 研究假设 | 第23-24页 |
| 1.6.4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灾害移民的生计资本 | 第26-38页 |
| 2.1 脆弱性环境/背景的基本概况 | 第26-27页 |
| 2.2 生计资本的测量与分析 | 第27-35页 |
| 2.2.1 自然资本 | 第27-29页 |
| 2.2.2 物质资本 | 第29-31页 |
| 2.2.3 社会资本 | 第31-33页 |
| 2.2.4 金融资本 | 第33-34页 |
| 2.2.5 人力资本 | 第34-35页 |
| 2.3 地震前后灾害移民生计资本的比较分析 | 第35-38页 |
| 第三章 灾害移民的生计策略与生计成果 | 第38-44页 |
| 3.1 生计策略的测量与分析 | 第38-39页 |
| 3.2 生计成果的测量与分析 | 第39-44页 |
| 第四章 灾害移民的生计资本、生计策略与生计成果的关系 | 第44-47页 |
| 4.1 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关系 | 第44-45页 |
| 4.1.1 自然资本与生计策略的关系 | 第44页 |
| 4.1.2 物质资本与生计策略的关系 | 第44页 |
| 4.1.3 社会资本与生计策略的关系 | 第44-45页 |
| 4.1.4 金融资本与生计策略的关系 | 第45页 |
| 4.1.5 人力资本与生计策略的关系 | 第45页 |
| 4.2 生计策略与生计成果的关系 | 第45-46页 |
| 4.3 生计成果与生计资本的关系 | 第46-47页 |
| 4.3.1 积极的生计成果与生计资本的关系 | 第46页 |
| 4.3.2 消极的生计成果与生计资本的关系 | 第46-47页 |
| 第五章 灾害移民生计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与讨论 | 第47-56页 |
| 5.1 灾害移民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 第47-48页 |
| 5.2 原因分析 | 第48-49页 |
| 5.3 对策与建议 | 第49-50页 |
| 5.3.1 个人层面 | 第49页 |
| 5.3.2 制度层面 | 第49-50页 |
| 5.4 进一步讨论 | 第50-56页 |
| 5.4.1“资本下乡”对灾害移民生计的影响 | 第50-52页 |
| 5.4.2 政府移民安置政策对灾害移民生计的影响 | 第52-54页 |
| 5.4.3 灾害移民的现代性问题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附录 | 第59-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