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互联网时代的官民互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一、选题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5页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11-13页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3-14页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4-15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第15-17页
        一、研究思路第15页
        二、研究方法第15-16页
        三、可能的创新点第16-17页
第二章 官民互动的学理依据第17-23页
    第一节 官民互动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7-21页
        一、官民互动的内涵第17-18页
        二、官民互动的理论基础第18-21页
    第二节 官民互动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分析第21-23页
        一、政府回应民众诉求的原因第21-22页
        二、构建官民互动机制的意义第22-23页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官民互动的生态背景第23-30页
    第一节 网络时代政府治理生态的变化第23-26页
        一、前互联网时代的官民互动第23-24页
        二、互联网时代的官民互动第24-26页
    第二节 民众与政府的重新定位第26-30页
        一、作为网民的公民第26-27页
        二、渐处被动的政府第27-30页
第四章 官民互动中的民众参与第30-40页
    第一节 网民的基本特征与分类第30-33页
        一、网民的规模与结构第30-32页
        二、官民网络互动中网民的分类第32-33页
    第二节 作为互动场域的网络热点事件第33-36页
        一、网络热点事件的集中表现第33-34页
        二、网络热点事件的生命周期第34-35页
        三、网络热点事件的内在机理第35-36页
    第三节 民众网络参与的优势所在与现状总结第36-40页
        一、民众网络参与的优势所在第36-37页
        二、民众网络参与的现状总结第37-40页
第五章 官民互动中的政府回应第40-48页
    第一节 地方政府的个案应对第40-43页
        一、地方政府回应的现状与问题第40-42页
        二、地方政府应对乏力的原因分析第42-43页
    第二节 中央政府的整体治理第43-48页
        一、强势中央的出场第43-45页
        二、中央的治理效果第45-48页
第六章 官民良性互动的路径选择第48-52页
    第一节 平衡网民与公民第48-50页
        一、民众参与中的网民与公民第48-49页
        二、实现公民与网民间的平衡第49-50页
    第二节 政府的渐进调适第50-52页
        一、政府回应中的中央与地方第50-51页
        二、推进中央与地方间的调适第51-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后记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第三部门参与社会养老服务供给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政府在学前教育中的职责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