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Contents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5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篇章结构 | 第16-18页 |
1.4 研究创新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9-31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1.1 知识型员工的定义 | 第19页 |
2.1.2 “微时代”知识型员工的界定 | 第19-20页 |
2.2 “微时代”知识型员工的个性特征相关研究 | 第20-22页 |
2.3 非物质激励的研究综述 | 第22-24页 |
2.3.1 国外非物质激励的研究综述 | 第22-23页 |
2.3.2 国内非物质激励的研究综述 | 第23-24页 |
2.4 工作满意度的研究综述 | 第24-26页 |
2.4.1 工作满意度的概念界定 | 第24页 |
2.4.2 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2.4.3 工作满意度测量 | 第25-26页 |
2.5 工作绩效的研究综述 | 第26-28页 |
2.5.1 绩效的内涵 | 第26-27页 |
2.5.2 工作绩效的维度 | 第27-28页 |
2.6 非物质激励、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关系的研究综述 | 第28-30页 |
2.6.1 非物质激励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研究 | 第28页 |
2.6.2 非物质激励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 | 第28-29页 |
2.6.3 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 | 第29-3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研究构想与假设 | 第31-37页 |
3.1 研究构想 | 第31-32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32-33页 |
3.3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3-34页 |
3.4 测量工具 | 第34-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微时代”知识型员工非物质激励的结构维度测量 | 第37-46页 |
4.1 先导性研究 | 第37-41页 |
4.2 探索性分析 | 第41-43页 |
4.3 验证性研究 | 第43-44页 |
4.4 研究工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44-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微时代”知识型员工非物质激励感知对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的影响 | 第46-57页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6-47页 |
5.2 信度分析 | 第47-48页 |
5.3 效度分析 | 第48-51页 |
5.4 各研究变量的相关分析 | 第51-52页 |
5.5 各研究变量的回归分析 | 第52-5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7-6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7页 |
6.2 对“微时代”知识型员工进行管理的建议 | 第57-59页 |
6.3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录1 “微时代”知识型员工非物质激励开放式问卷 | 第67-68页 |
附录2 “微时代”知识型员工非物质激励预试问卷 | 第68-71页 |
附录3 “微时代”知识型员工非物质激励正式问卷 | 第71-73页 |
附录4 “微时代”知识型员工非物质激励与绩效关系的调查问卷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