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2-1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2 气候变化对环境法的影响 | 第14-25页 |
2.1 气候变化的基本内涵 | 第14-16页 |
2.2 气候变化对国际环境法的影响 | 第16-19页 |
2.2.1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 第16页 |
2.2.2 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建立 | 第16-19页 |
2.3 气候变化对我国环境法的影响 | 第19-24页 |
2.3.1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沿革 | 第19-20页 |
2.3.2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法律法规 | 第20-23页 |
2.3.3 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法的必要性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我国环境法应对气候变化存在的问题 | 第25-31页 |
3.1 环境法体系结构不健全 | 第25-26页 |
3.2 现有法律不能与国际法律接轨 | 第26-27页 |
3.3 法律责任不完善 | 第27页 |
3.4 具体机制的法律保障不足 | 第27-29页 |
3.4.1 清洁发展机制运行保障缺乏 | 第27-29页 |
3.4.2 碳排放机制仍需细化完善 | 第29页 |
3.4.3 碳税机制缺乏法律基础 | 第2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4 国外应对气候变化的环境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31-39页 |
4.1 部分国家和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环境法现状 | 第31-35页 |
4.1.1 英国 | 第31-32页 |
4.1.2 欧盟 | 第32-33页 |
4.1.3 美国 | 第33页 |
4.1.4 印度尼西亚 | 第33-35页 |
4.1.5 埃及 | 第35页 |
4.2 启示与借鉴 | 第35-38页 |
4.2.1 通过环境立法明确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地位 | 第35-36页 |
4.2.2 制定专门法律保障应对气候变化的机制运行 | 第36页 |
4.2.3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原则 | 第36-37页 |
4.2.4 鼓励综合性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 | 第37-3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5 完善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环境法 | 第39-45页 |
5.1 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法律体系 | 第39页 |
5.2 注意与国际法接轨 | 第39-41页 |
5.3 明确法律责任 | 第41-42页 |
5.4 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机制 | 第42-44页 |
5.4.1 保障清洁发展机制有效运行 | 第42-43页 |
5.4.2 细化碳排放交易法律保障 | 第43-44页 |
5.4.3 建立碳税机制法律基础 | 第4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