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高中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及其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1页
        1.2.1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第9页
        1.2.2 提出问题与学生的发展第9-10页
        1.2.3 提出问题与数学学科的发展第10-11页
    1.3 研究的问题第11页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1-13页
        1.4.1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4.2 研究思路第12-13页
第2章 理论综述第13-21页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3-15页
        2.1.1 问题及数学问题第13-14页
        2.1.2 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第14-15页
    2.2 国内外关于数学问题提出的研究现状第15-21页
        2.2.1 数学问题提出的功能研究第15-16页
        2.2.2 数学问题提出的策略研究第16-17页
        2.2.3 数学问题提出的评价研究第17-18页
        2.2.4 数学问题提出与问题情境的关系研究第18页
        2.2.5 数学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的关系研究第18-19页
        2.2.6 数学问题提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第19-21页
第3章 研究设计第21-28页
    3.1 研究对象第21-22页
    3.2 研究工具第22-26页
        3.2.1 问卷的编制第22-23页
        3.2.2 评分标准第23-25页
        3.2.3 量表信度分析第25-26页
        3.2.4 数据分析第26页
    3.3 研究实施第26-28页
第4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第28-40页
    4.1 高中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调查分析第28-33页
        4.1.1 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总体分析第28-30页
        4.1.2 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差异性分析第30-33页
        4.1.3 分析与讨论第33页
    4.2 高中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第33-40页
        4.2.1 数学问题提出能力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分析第33-35页
        4.2.2 数学问题提出能力与学业成绩的回归分析第35-38页
        4.2.3 分析与讨论第38-40页
第5章 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教学思考第40-47页
    5.1 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教学原则第40-43页
        5.1.1 差异性教学原则第40-41页
        5.1.2 启发性教学原则第41-42页
        5.1.3 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第42页
        5.1.4 情景性教学原则第42-43页
    5.2 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教学策略第43-47页
        5.2.1 让学生意识到“提出问题”的重要性第43页
        5.2.2 营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第43-44页
        5.2.3 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第44-47页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第47-49页
    6.1 研究结论第47-48页
        6.1.1 高中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调查分析的主要结论第47页
        6.1.2 高中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的主要结论第47-48页
    6.2 研究反思第48-49页
        6.2.1 研究不足第48页
        6.2.2 研究展望第48-49页
附录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学全日制专业硕士学科知识掌握情况调查研究
下一篇:初中数学课后补偿型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