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虫害论文

Bt水稻影响稻田寄生蜂种群动态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33页
    1.1 我国转Bt基因水稻研究和生态安全性第12-23页
        1.1.1 Bt水稻品系第12-21页
        1.1.2 Bt水稻蛋白表达第21-22页
        1.1.3 Bt水稻对靶标害虫抗性研究第22-23页
        1.1.4 Bt水稻非靶标效应研究第23页
    1.2 Bt作物对昆虫行为的影响第23-31页
        1.2.1 外源Bt基因导入对植物生理代谢及昆虫行为的影响第23-26页
        1.2.2 靶标害虫为害诱导的Bt作物对天敌昆虫行为的影响第26-31页
        1.2.3 取食Bt作物的植食性昆虫信息挥发物对天敌昆虫行为的影响第31页
    1.3 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第31-33页
        1.3.1 研究背景第31-32页
        1.3.2 研究内容和意义第32-33页
第二章 Bt水稻影响稻田靶标昆虫寄生蜂种群动态机制第33-44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3-37页
        2.1.1 供试水稻第33-34页
        2.1.2 供试昆虫第34页
        2.1.3 供试试剂第34页
        2.1.4 主要仪器第34页
        2.1.5 二化螟绒茧蜂对3龄二化螟为害水稻行为反应第34-35页
        2.1.6 二化螟绒茧蜂对1龄或者3龄二化螟幼虫为害水稻趋性反应第35-36页
        2.1.7 三龄二化螟对水稻植物为害生物测定第36页
        2.1.8 水稻挥发物收集与分析第36页
        2.1.9 数据分析第36-37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7-42页
        2.2.1 取食Bt水稻与非Bt水稻二化螟体重变化第37页
        2.2.2 二化螟绒茧蜂对3龄或者1龄二化螟为害水稻行为反应第37-39页
        2.2.3 挥发物分析第39-42页
    2.3 讨论第42-44页
第三章 Bt水稻影响稻田非靶标昆虫寄生蜂种群动态机制第44-51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4-46页
        3.1.1 供试水稻第44页
        3.1.2 供试昆虫第44-45页
        3.1.3 褐飞虱雌成虫取食及产卵选择测定第45页
        3.1.4 稻虱缨小蜂对二化螟或褐飞虱为害水稻行为反应第45-46页
        3.1.5 数据分析第46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6-48页
        3.2.1 褐飞虱雌成虫取食及产卵选择测定第46-48页
        3.2.2 稻虱缨小蜂对二化螟或褐飞虱为害水稻行为反应第48页
    3.3 讨论第48-51页
第四章 水稻响应二化螟为害的分子和生化机制第51-78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1-55页
        4.1.1 供试水稻第51页
        4.1.2 供试昆虫第51页
        4.1.3 植物组织获取第51-52页
        4.1.4 转录组分析第52-54页
        4.1.5 代谢组分析第54-55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55-73页
        4.2.1 二化螟为害水稻转录组动态变化第55-59页
        4.2.2 差异表达基因qRT-PCR验证第59-60页
        4.2.3 差异基因聚类分析和富集分析第60-64页
        4.2.4 植物激素相关差异基因分析第64-65页
        4.2.5 转录因子相关差异基因分析第65-66页
        4.2.6 代谢物组成及含量分析第66-67页
        4.2.7 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第67-73页
    4.3 讨论第73-78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78-80页
    5.1 主要创新性结论第78-79页
        5.1.1 Bt水稻影响稻田靶标害虫寄生蜂种群动态机制第78页
        5.1.2 Bt水稻影响稻田非靶标害虫寄生蜂种群动态机制第78页
        5.1.3 水稻响应二化螟为害的分子机制第78-79页
    5.2 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92页
致谢第92-93页
作者简历第93-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SaNa-1A败育的细胞学和分子基础
下一篇:YC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