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

安彩高科余热发电及光伏发电系统方案设计和应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第10-12页
        1.2.1 余热发电项目第10-11页
        1.2.2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第11-12页
        1.2.3 微电网及微电网控制理论第12页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2-14页
第2章 余热发电项目系统方案设计第14-20页
    2.1 现有生产线以及可利用的余热资源情况第14页
    2.2 余热发电容量确定第14页
    2.3 余热发电系统方案设计第14-19页
        2.3.1 接入电压等级及接入点的选择第15-16页
        2.3.2 电气计算第16-17页
        2.3.3 机组并、解列点选择第17页
        2.3.4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第17页
        2.3.5 系统调度自动化第17-18页
        2.3.6 系统通信第18-19页
    2.4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3章 光伏发电项目系统方案设计第20-39页
    3.1 现有空置厂房屋顶资源可利用情况第20-21页
    3.2 光伏发电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21-31页
        3.2.1 太阳能电池组件选择第21-24页
        3.2.2 光伏阵列运行方式第24-25页
        3.2.3 逆变器的选择第25-28页
        3.2.4 光伏方阵设计第28-30页
        3.2.5 方阵接线方案设计第30页
        3.2.6 辅助技术方案第30-31页
    3.3 光伏发电工程年上网电量估算第31-33页
    3.4 接入系统方案的确定第33-35页
        3.4.1 接入系统电压等级的选择第33-34页
        3.4.2 接入系统方案第34-35页
    3.5 防雷、接地保护及电缆设计第35-36页
        3.5.1 防雷设计第35页
        3.5.2 接地设计第35-36页
        3.5.3 电缆设施第36页
    3.6 计量、系统保护配置及电能质量分析第36-37页
        3.6.1 计量及同期第36页
        3.6.2 系统保护配置第36页
        3.6.3 电能质量分析第36-37页
    3.7 环境监测装置第37页
    3.8 调度通信第37-38页
        3.8.1 光伏发电工程场内通信第37页
        3.8.2 调度及通信第37-38页
    3.9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系统方案的实施第39-47页
    4.1 安彩高科余热发电项目的实施第39-41页
        4.1.1 根据设计方案实施项目第39页
        4.1.2 电气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第39-40页
        4.1.3 运行实施后的影响第40-41页
    4.2 安彩高科光伏发电项目的实施第41-45页
        4.2.1 按照设计方案实施项目第41-42页
        4.2.2 集中监控系统第42-43页
        4.2.3 运行实施后的影响第43-45页
    4.3 微网控制理论应用分析第45-46页
    4.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5章 系统方案实施后的效果评价和分析第47-54页
    5.1 余热发电系统经济效益分析及评价第47-49页
        5.1.1 基础数据第47页
        5.1.2 总成本费用第47页
        5.1.3 盈利能力分析第47-49页
        5.1.4 敏感性分析第49页
        5.1.5 效果评价第49页
    5.2 光伏发电系统效益分析及评价第49-53页
        5.2.1 固定资产投资第49-50页
        5.2.2 总成本费用第50页
        5.2.3 发电效益计算第50页
        5.2.4 盈利能力分析第50-51页
        5.2.5 敏感性分析第51-52页
        5.2.6 效果评价第52-53页
    5.3 安彩高科整体用电量和发电量的分析第53页
    5.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作者简介第61-62页
附录第62-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MMA流态化热裂解的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设区市立法活动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