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1-16页 |
1.1 “母亲安全”倡议的提出 | 第11页 |
1.2 妇女儿童的健康是实现全面健康的重要基础 | 第11-12页 |
1.3 云南藏区安全分娩项目背景 | 第12-13页 |
1.4 孕产期保健项目评价设计 | 第13-15页 |
1.5 国内外孕产期保健项目评价研究 | 第15-16页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2.1 总目标 | 第16页 |
2.2 具体目标 | 第16-17页 |
2.3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2.4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3 理论框架 | 第17-18页 |
4 资料来源与方法 | 第18-25页 |
4.1 项目点选取标准 | 第18-19页 |
4.2 项目点选取情况 | 第19页 |
4.3 干预措施 | 第19-21页 |
4.4 研究设计 | 第21-22页 |
4.5 样本量计算 | 第22页 |
4.6 研究对象 | 第22-23页 |
4.7 数据收集方法 | 第23-24页 |
4.8 主要评价指标 | 第24页 |
4.9 质量控制 | 第24-25页 |
5 研究结果与发现 | 第25-38页 |
5.1 维西县基本情况 | 第25-26页 |
5.2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 第26-28页 |
5.2.1 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 | 第26-27页 |
5.2.2 研究对象家庭情况 | 第27-28页 |
5.3 育龄妇女对孕产期保健知识、态度和服务利用改变情况 | 第28-31页 |
5.3.1 育龄妇女对孕产期保健的知识分析 | 第28-30页 |
5.3.2 育龄妇女对孕产期保健的态度分析 | 第30页 |
5.3.3 育龄妇女对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分析 | 第30-31页 |
5.4 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具体情况 | 第31-35页 |
5.4.1 育龄妇女产前检查项目分析 | 第31-32页 |
5.4.2 育龄妇女住院分娩相关情况分析 | 第32-33页 |
5.4.3 育龄妇女产后保健情况分析 | 第33-35页 |
5.5 使用双重差分法对干预措施的评估 | 第35-38页 |
5.5.1 干预措施对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知识的评估 | 第35-36页 |
5.5.2 干预措施对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态度的评估 | 第36-37页 |
5.5.3 干预措施对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评估 | 第37-38页 |
6 讨论 | 第38-40页 |
6.1 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 第38页 |
6.2 孕产妇保健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但剖宫产率有所上升 | 第38-39页 |
6.3 孕产期保健知识水平提高,妇幼保健知识的需求进一步扩大 | 第39-40页 |
6.4 村民妇女小组长能力得到提高,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第40页 |
7 结论 | 第40-41页 |
8 建议 | 第41-44页 |
8.1 促进项目各利益相关方,特别是社区力量参与到项目的设计、执行与评估中,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 | 第41页 |
8.2 基层妇幼卫生服务提供方也是“弱势人群”,需要充分尊重和理解 | 第41-42页 |
8.3 基层的妇女组织,特别是自然村级的妇女小组长是可以依靠的力量 | 第42页 |
8.4 可考虑在偏远行政村建待产室 | 第42-43页 |
8.5 孕产期保健服务与移动健康的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1 | 第47-55页 |
附录2 | 第55-62页 |
综述 | 第6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