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的发展状态与教育引导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文献综述第9-13页
 一、关于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的基础理论研究第9-10页
 二、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的发展状态研究第10-12页
 三、关于当代大学生政治观教育对策研究第12-13页
前言第13-14页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政治观发展状态的涵义、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第14-22页
 一、当代大学生政治观发展状态的涵义解读第14-17页
  (一) 政治观的涵义界定及内容分析第14-16页
  (二) 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的内涵分析第16页
  (三) 当代大学生政治观发展状态的涵义第16-17页
 二、当代大学生政治观发展状态的研究意义第17-19页
  (一) 全面认识当代大学生政治观发展的状态与特点第18页
  (二) 深刻认识当代大学生政治观发展存在的问题第18页
  (三) 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第18-19页
  (四) 促进当代大学生政治观健康发展第19页
 三、当代大学生政治观发展状态的研究方法第19-22页
  (一) 当代大学生政治观发展状态研究的哲学方法论第19-21页
  (二) 当代大学生政治观发展状态的具体研究方法第21-22页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政治观发展状态的社会影响因素分析第22-27页
 一、经济转型期市场化发展的多元化影响第22-23页
  (一) 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巨大成就的积极影响第22页
  (二) 市场经济平等性、公平性、开放性的影响第22-23页
  (三) 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和物质消费的负面影响第23页
 二、政治体制和教育不断改进与政治生活某些不良现象的双重影响第23-25页
  (一) 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不断改革的积极影响第24页
  (二) 中学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加强和改进的积极影响第24-25页
  (三) 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的某些不良现象的消极影响第25页
 三、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性质的政治文化相互激荡的影响第25-27页
  (一) 西方政治文化广泛传播的影响第25-26页
  (二)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意识形态面临挑战与冲击的影响第26-27页
四、互联网快速普及带来的政治信息传播与政治参与的影响第27-29页
 (一) 互联网政治信息传播多元化的影响第27-28页
 (二) 网民政治参与直接性的影响第28-29页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政治观发展状态分析第29-41页
 一、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的良性发展状态第29-36页
  (一) 国家归属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大大增强第29-31页
  (二) 较高程度地认同我国现阶段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共同理想第31-33页
  (三) 赞成和支持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系列国策第33-35页
  (四) 民主、法治和维权意识得到明显增强第35-36页
 二、当代大学生政治观发展中的偏差第36-38页
  (一) 政治理论知识混杂,政治认知时有偏激第36页
  (二) 政治参与热情较低,存在政治冷漠化倾向第36-37页
  (三) 政治观评价标准多元化、矛盾性、盲目性较大第37-38页
  (四) 政治理想信念弱化,政治取向功利化明显第38页
 三、当代大学生政治观发展偏差的原因分析第38-41页
  (一) 政治理论教育的吸引力相对较弱第38-39页
  (二) 政治参与较少且缺乏积极情感体验第39页
  (三) 社会各领域多元政治信息广泛存在的负面影响第39-40页
  (四) 现实政治生活某些不良现象形成的扩大效应第40-41页
第四章 促进当代大学生政治观健康发展的教育引导对策第41-46页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引导政治认知第41-42页
  (一) 坚实理论教学主阵地,用先进理论武装思想第41页
  (二) 坚持理论教学三贴近,增强政治理论教育的吸引力第41-42页
  (三) 丰富主题活动,创新政治理论教育的形式第42页
 二、支持正当的政治参与,培养积极政治情感第42-44页
  (一) 发扬校园民主,激发政治参与的激情第43页
  (二) 丰富实践内容,强化政治生活的体验第43页
  (三) 利用新兴媒体,拓展政治实践的渠道第43-44页
  (四) 开展公益活动,增强自我政治效能感第44页
 三、大力营造正确的政治舆论,引导政治价值的理性选择第44-46页
  (一) 多媒体宣传配合,凸显社会主流政治价值取向第44-45页
  (二) 加强网络政治舆情监管,及时抵御不良政治信息的侵害第45页
  (三) 建立政治生活评价机制,引导正确的政治价值选择第45-46页
四、充分展示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强化政治认同与信念第46-49页
 (一) 大力宣传经济建设取得的成绩,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第46-47页
 (二) 彰显政治体制改革成就,巩固对社会主义制度与意识形态的认同第47页
 (三) 大力展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建设目标,坚定政治理想与信念第47-49页
结语第49-50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50-54页
附录:当代大学生政治观发展状态调查问卷第54-59页
后记第59-60页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效应及建设研究
下一篇:我国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以重庆市为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