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选矿论文--金属矿选矿论文--有色金属矿选矿论文

云南楚雄混合铜矿选矿试验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1页
    1.1 铜的概述第13页
    1.2 铜矿资源分布情况第13-14页
        1.2.1 世界铜矿资源分布第13-14页
        1.2.2 我国铜矿资源分布第14页
    1.3 铜矿物概述第14-17页
        1.3.1 常见的含铜矿物第14-17页
        1.3.2 含铜矿物的特点第17页
    1.4 铜矿的选别方法第17-27页
        1.4.1 浮选法第17-23页
        1.4.2 铜矿的火法冶金第23页
        1.4.3 铜矿的湿法冶金第23-26页
        1.4.4 选冶联合法第26-27页
    1.5 黄铜矿与黄药的作用机理以及硫化钠的活化机理第27-29页
        1.5.1 黄铜矿与黄药的作用机理第27-28页
        1.5.2 硫化钠的活化机理第28-29页
    1.6 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与内容第29-31页
        1.6.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第29-30页
        1.6.2 论文研究的内容第30-31页
第二章 试样、试剂、仪器设备与试验方法第31-34页
    2.1 试样的准备第31-32页
    2.2 试验药剂第32页
    2.3 仪器设备第32-33页
    2.4 试验方法第33-34页
        2.4.1 工艺矿物学的研究第33页
        2.4.2 浮选方法第33-34页
第三章 矿石基本性质研究第34-41页
    3.1 矿石化学性质研究第34-38页
        3.1.1 光谱分析与多元素分析第34-36页
        3.1.2 铜物相分析第36-37页
        3.1.3 铜的矿物组成第37-38页
    3.2 原矿粒度组成第38-40页
        3.2.1 粒度组成与金属分布第38-40页
    3.3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工艺流程试验研究第41-81页
    4.1 矿样A:低品位混合铜矿浮选试验第41-50页
        4.1.1 磨矿细度测定试验第41-42页
        4.1.2 丁基黄药用量试验第42-43页
        4.1.3 硫化钠用量试验第43-45页
        4.1.4 磨矿细度试验第45-46页
        4.1.5 松醇油用量试验第46-48页
        4.1.6 精选次数试验第48-49页
        4.1.7 开路试验第49页
        4.1.8 闭路试验第49-50页
        4.1.9 精矿多元素分析第50页
        4.1.10 小结第50页
    4.2 矿样B:中等品位氧化铜矿浮选试验第50-66页
        4.2.1 磨矿细度测定试验第51页
        4.2.2 磨矿细度试验第51-53页
        4.2.3 石灰用量试验第53-54页
        4.2.4 硫化钠用量试验第54-56页
        4.2.5 丁基黄药用量试验第56-57页
        4.2.6 松醇油用量试验第57-58页
        4.2.7 精选次数试验第58-60页
        4.2.8 扫选次数试验第60-61页
        4.2.9 先浮硫化铜、后浮氧化铜的浮选试验第61-62页
        4.2.10 开路试验第62-63页
        4.2.11 闭路试验第63-65页
        4.2.12 精矿多元素分析第65-66页
        4.2.13 小结第66页
    4.3 矿样C:混合铜矿浮选试验第66-81页
        4.3.1 磨矿细度测定试验第66-67页
        4.3.2 磨矿细度试验第67-68页
        4.3.3 硫化钠用量试验第68-70页
        4.3.4 石灰用量试验第70-71页
        4.3.5 丁基黄药用量试验第71-73页
        4.3.6 松醇油用量试验第73-74页
        4.3.7 精选、扫选次数及开路流程结构研究第74-76页
        4.3.8 闭路试验第76-79页
        4.3.9 精矿多元素分析第79-80页
        4.3.10 小结第80-81页
第五章 结论与有待研究的内容及建议第81-83页
    5.1 结论第81-82页
    5.2 待研究的内容第82页
    5.3 建议第82-83页
致谢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88-89页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鄱阳湖子湖主要消费者食源的初步研究--基于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标记技术
下一篇:濒危蚌类龙骨蛏蚌转录组特征及遗传结构分析